现实启示:“自觉争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排头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那样:“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面对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该如何从成仿吾留下的经验与思想中汲取养分,指导实践?专家们对此有着深入思考。
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看来,成仿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在今天至少有五点启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不可替代性;有系统性;有针对性;要注重实践;要有爱心。”他举了成仿吾带领学生深入实践、因为关爱学生而被唤作“成妈妈”的例子,呼吁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怀着一颗爱心,把学生看作可亲可爱的一个人”,用真正的关心与责任换来学生的认可、接受与进步。
“梳理传统,是为了寻找和确立文化自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宇文利指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总体状况喜人,但也存在一些不好的倾向,成仿吾思想中正含有对治这些病症的积极因子。“最值得学习的,是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上先行者的觉悟和精神,应该有这样的意志和决心,自觉充当甚至争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排头兵。其次,要讲政治,学习他从政治高度来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立场和视野,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政治性的重视程度和阐释能力;最后,要学习成仿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群众路线,特别要警惕马克思主义理论脱离群众的危险和倾向。”
在今天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园地中,成仿吾留下的传统正在延续。据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忠军介绍,该校多年来始终注重弘扬传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以顶层设计、优先发展、重点建设,构建了“一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机制,实施“大力度、高势位、四维并进、集成创新”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因势施教、因群施教、因业施教、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相互融入、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建设,从而使成仿吾奠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在新时期获得了新发展。
滴水藏海。东北师大等高校的努力与实践,浓缩了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总体态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青森指出,为了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研究,教育部将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入手,抓住学科点布局、学科领域拓展、学科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提升学科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发挥高校育人功能出发,启动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重;大力推进工程成果转化以及推进研究,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局面和新境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