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旗帜占领教育阵地

用马克思主义旗帜占领教育阵地

——学者热议成仿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成仿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创建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担任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在他长期的教育生涯里,不变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坚持与力行。日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在京出席由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成仿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讨会”,对成仿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展开热议。

“传统从历史中走来,并向未来敞开。我们研讨成仿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就是要追本溯源,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传统;就是要充分汲取老一辈经验智慧,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增强思想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境界。”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道出了与会者的一致心声。

可贵传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共产党办教育的一条基本经验”

成仿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视到何种程度?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舒伟讲了一个真实故事。

1955年,教育部通知东北师范大学将政治教育系与历史系合并,时任校长兼党委书记成仿吾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用马克思主义旗帜占领教育阵地,加强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是新中国与旧中国、新大学与旧大学的根本区别,而办不好甚至不办政治系,不仅会在培养人才的问题上失去灵魂,缺乏正确的思想武装,还将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学科分工越来越细,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代替。在他和支持者们的强烈坚持下,教育部收回成命。

“成老认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共产党办教育的一条基本经验,他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生命线。”杨晓慧指出。

特别重视思想政治课课程建设和教学科研,这是几所高校对老校长成仿吾的一致印象。在东北师大,他明确提出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上任不久就立即组织开设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门政治理论课;在山东大学,他借鉴苏联按照课程把教师组织起来的经验,设立四个直属教研室,由学校主要领导兼各教研室主任。作为一校之长和党委书记,他身体力行,亲任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

“对马克思主义,成校长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讲、真做’。他还主动给学生讲课、做报告。仅1958到1966年,他为新生、毕业生、教师讲的党史公开课就达19次。”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平生介绍。

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强调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精练性,教育内容的现实性,教材编写的示范性;努力提升教师队伍质量,要求教师一要又红又专,二要善于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三要会做学生工作;一贯强调科学研究,要求教师针对当前教育实践展开调查研究,同时带动学生投身科研;对高校德育方法进行多种探索,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鼓励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编写校歌等方式传播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学者们一一梳理总结。

“成仿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是基于革命的实践、建设的实践,所以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具有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战斗精神、创造精神,是一笔值得继承的宝贵财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认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