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积极推动县域层面的民主自治。应积极推动县、乡人大代表的竞争性直选,推动县、乡人民政府负责人经由人代会竞争性选举产生;强化县、乡人大代表的履职角色、功能及其平台建设,加强县、乡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和功能;县、乡财政实行预算改革,增加公民和人民代表质询、辩论的程序,并须交由人代会或全体公民表决通过;积极推动县、乡人代会向居民和社会开放。尤为重要的是,应按民主自治的要求,规范县、乡、村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以及县与其上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3.从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入手,改革和完善基层党政关系。积极实行党内竞争性的民主选举,建立党委、党支部对党代会和党员会议负责的制度,改党代会一届一会制为每年两会或四会制,使党委、支部能真正接受党代会、党员会议的监督和制约。
4.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民众利益保障与表达机制。“有序赋权、合理放权、切实维权”是实现基层善治的根本途径。赋予和保障农民和基层农民的经济权,做实公民“政治权”,下放社会自组织权,以充分保障其生产和发展权。[17]其关键,在于推进着眼于民权保障的司法体制改革,建立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农民组织(如农民协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提升农民的自组织程度和集体行动能力,改善农民及其代表在公共政策制订中的被动地位,使其拥有对政策制订的咨询权、参与权,以及对政策执行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5.从宏观方面解除制约基层治理和发展的制度篱笆,真正赋予乡村能相对自主、独立发展的空间。“当前中国农村最迫切的改革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户籍、金融以及集体经营体制、公共服务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的改革。”[18]此外,应对用工、社会保障、教育、税赋及公共财政等制度中歧视农民和农村的政策进行系统改革,让农民、农村拥有同等的权利,将乡村教育、农村基层公务员、乡村公共设施等公共物品建设纳入公共财政统筹的范围。
[参考文献]
[1]肖唐镖.近十年乡村治理的观察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
[2]肖唐镖.基层治理“复合性危机”观察[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2)(上).
[3]中纪委:严查基层干部吃拿卡要、欺压百姓[EB/OL].中纪委网,2015-04-24.
[4]Daniel Kelliher,1997,The Chinese Debate Over Village Self-Government, The China Journal.no.37.
[5]肖唐镖.乡村治理创新的动力、理念和空间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
[6]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J].社会主义研究,2008,(2).
[7]住建部官员:应让城里人购买农村宅基地[EB/OL].京华时报,2014-05-06.
[8]毛丹,王萍.英语学术界的乡村转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4,(1).
[9]徐勇.“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10]王占阳.论县政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J].领导者2009,(10).
[11]于建嵘.县政改革的目标和路线图[J].东南学术,2010,(1).
[12]于建嵘.中国的县政改革实践:困境与出路[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1).
[13]季丽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文化的特征与创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3).
[14]赵树凯.基层政府:体制下冲突与治理危机[J].人民论坛,2014,(5)(下).
[15]吴国庆.变革、平衡与新的困境——近三十年来法国经济社会转型历程综述[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8)(下).
[16]肖唐镖.转型中的乡村建设:过程、机制与政策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6).
[17]李增元,程又中.赋权、放权与维权:转型期的农村基层善及其实现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18]项继权.如何破除农村发展面临的制度性障碍[J].人民论坛,2014,(7)(上).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对策研究”(08AZZ004)最终成果
[作者简介]肖唐镖,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层治理与地方政治、政治文化与抗争政治研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