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抗战对盟国军队的巨大支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盟军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抗击日军,最后战胜日本法西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坚持了14年,拖住了日本陆军的主要兵力,成为盟军亚太战场的支柱、基地和榜样。
1941年12月初,中国的情报人员池步洲破译了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的密电,中国政府告知美国,但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情绪的高涨,罗斯福并未重视中国传来的情报。
日本也是在太平洋战争前,法西斯军部制订了与德军会师中近东的计划,即“占领新加坡,海军出兵印度洋,从北非及中亚南下的德军会师。”如果这个计划得逞对英国、美国都是致命的打击,也将严重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局。对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十分清楚中国长期抗战对亚太战场的作用,他曾经指出:“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日本军队)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反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罗斯福还说过,“中国对日本坚决抗击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乃是对其他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1945年1月取得最后胜利的前夕,他(罗斯福)公正地和带有感情地说到:“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7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着日本的野蛮进攻和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大量的敌军。”这才是真正的明智的、有良知的美国总统所讲的比较客观尊重事实的话。
曾经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以为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在1940年8月德国狂轰乱炸英国的时候,感觉到英国的危机,为了激励英国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他在英国提出效仿中国的口号。苏联统帅和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在1941年10月当德国法西斯兵临苏联首都莫斯科城下的时候,为了鼓舞苏联人民的抗敌士气,也曾经提出效仿中国的口号。正是中国军民长期坚持抗战,才使中国在大国元首心目中成为鼓舞人民抗击法西斯的学习效仿的楷模和榜样,效仿中国这是发自这些领导人内心真实的话。效仿中国坚持持久战,效仿中国进行全民族的抗战,才保证了欧洲战场的最后胜利。对此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曾经讲过:“我们必须指出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团,也许会有20个师团腾出手来,其后这些日本兵会大举进攻苏联,就确实成为可能了。如果中国停止抵抗,我们将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斯大林还不止一次地肯定:“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大大的便利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各个国家的首脑能够讲出这样的话,并不是他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正是因为中国战争对牵制日军,迟滞日本南进,粉碎日德会师狂妄计划的巨大贡献,才得到了反法西斯主要国家元首们的称赞和肯定。这些事实也都表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确实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的重要贡献,中国战场确实是东方主战场。
(四)中国远征军功勋卓著
1942年初,日本侵占马来西亚后,开始入侵缅甸。1月30日,日军攻克缅甸东部重镇,随后分两路继续前进,3月8日,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间,日军进攻重镇曼德勒,企图切断滇缅公路。此时,在英国的求助下,中国方面以杜聿明为代理司令长官,由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集合中国精锐力量的中国远征军约10万人向缅甸进发。
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轰动英伦三岛。其中远征军新38师113团团长刘放吾以一团兵力浴血奋战、立功异域。新编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屡建奇功,掩护了英军的平安撤退,后在翻越野人山对敌作战中不幸受伤殉国。战役结束后,英美政府高度颂扬,授予孙立人将军、戴安澜将军(追赠)功勋章。中国精锐部队反攻缅北,开辟摧毁日本法西斯军队的新战场,并取得仁安羌大捷,这是自清朝中期以来,中国在境外首次挫败日军的辉煌的胜利和大捷,也加快了日本法西斯的覆灭。后来,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作战,收复城镇50多座,最早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土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战争史上也书写了极其辉煌的不朽篇章。我们应该大讲特讲中国远征军的伟大贡献,开辟国际战场的伟大的胜利。尊重历史我们会更加重视中国远征军的丰功伟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