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和平钟声传递华人心声(2)

用和平钟声传递华人心声(2)

摘要:“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新安保法”,8月11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一队身着白色纪念衫的华人,手举条幅,高喊口号。他们穿行街头,呐喊响彻云霄。此次由塞尔维亚侨界举办的集会游行吸引了近200名在塞华侨华人、媒体及各界友人参加。

华人捐赠,大爱无限

博物馆成为纪念抗战活动的一大据点。华人们看准了博物馆的宣传作用,把它做得有声有色。

不久前,美国南加州世界广东同乡会会长陈灿培向广州华侨博物馆捐赠了409件(套)华侨史料。其中包括1940年美国联合抗日后援会《救国债券》、《美金义捐收据》等华侨抗战史料,也有19世纪到20世纪初,美国华侨证件、证章、纪念章、明信片、漫画、报纸、杂志、邮票等资料和实物。每件小藏品都是海外华侨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背后充满故事。捐赠者陈灿陪希望,通过回顾历史,提高新一代美国华侨华人对抗战历史的认识。

除了将宝贝送给国内博物馆,华人们也积极筹建海外博物馆。美籍华人方李邦琴在纽约唐人街拥有一座将近1000平方米的建筑。今年她决定捐赠这座建筑作为抗日战争纪念馆,于8月15日揭幕。这座建筑意义非凡,它是中国内陆以外第一个抗战纪念馆。

对于抗战,方李邦琴有着切肤的痛苦记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投入全面抗战,方李邦琴当时2岁。她记得,5岁那年,3个哥哥决意中断高中或大学学业,志愿从军。她记得,妈妈拉着哥哥试图劝阻:“不要去,不要去……”她记得,抗战时期最响亮口号之一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在筹建过程中,文物捐赠工作也在持续进行。华人们慷慨地拿出自己收藏多年的宝贝,捐赠给这座特殊的博物馆,其中包括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捐赠的战时文物。

镌刻历史,时刻警惕

8月11日上午,柏林上空回荡着低沉的钟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此时耳边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在德国首都柏林也举办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这口钟名为“波茨坦和平钟”,是华侨华人集资建造的。钟身刻有中、英、德3种语言刻着铭文。当钟声响起,人们听到和平的声音。真相如钟永存,和平如钟永固。这声音告诉我们,违反《波茨坦公告》的行为不得人心。

1945年7月17日,英、美、中3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3国首脑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有关对日本战后处置的方针,并通过一项由美、英、中3国代表签署的决议,即《波茨坦公告》。

“‘我们的近邻’应以德国为榜样,对自己给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战争灾难和创伤进行深刻反省,以实际行动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真正走和平之路。”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在会上说。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在会上表示,我们要加倍珍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带来的长久和平。然而70年后的今天,随着历史的渐渐远去,有的国家忘记了伤痛,出现了否定历史、美化侵略、企图为军国主义分子翻案的逆流,这值得引起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