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中国须早做准备

人口老龄化,中国须早做准备

日前,全国老龄办宣布,从8月初开始有4万名调查员在全国各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入户抽样调查。据悉,全国居家养老状况调查组委会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即将发布第二期全国居家养老状况调查报告。巧合的是,7月29日联合国发布了2015版人口发展预测,可以作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在全世界范围的“参照系”。

2049年中国老龄化程度将高于发达国家

应该说,2014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节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高达2.1242亿人,首次突破15%大关,占全国总人数的15.53%;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首次突破10%大关,总数高达1.3755亿,占10.06%。据联合国刚刚发布的最新预测,到2049年时,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36.5%,比2015年翻一番还多,并且高于美国等大部分发达国家。

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下,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的老龄化至少有三个特点:

首先,失独老人不断增加。据推测,中国目前有数字庞大的失独老人,他们的独生子女由于种种原因而过早离世。这一特殊群体,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独特现象。

其次,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群体已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开始进入老年,由于社会转型和观念变化等种种原因,全国独居老年人约占一半左右,例如,在北京300万老年人中有一半是空巢老人,且每年以400人的速度在增长着。

第三,农民工回乡养老日益成为一个模式。中国第一代农民工正进入老年,由于城镇养老成本高和公共服务缺失等原因,城镇打工和农村养老的“异地养老”现象无疑将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一个特有的老龄化特征。

用科技创新抵消老龄化影响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固然是很多原因的综合结果,但我们不得不说,人口老龄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据联合国的预测,2015年中国15-64岁劳动就业人口是9.9582亿,到2049年将下降到7.9001亿,占总人口比重将从72.70%下降到60.98%。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劳动、资本、土地和技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老龄化加剧和劳动人口减少将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变量,而经济增长放缓则必然减少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0岁年龄组人口寿命预期大大提高,到2049年将达到79.1岁,比2015年将延长至少5岁。也就是说,消耗财富的非劳动人口不断增多,而创造财富的劳动人口逐年减少,这就使本来就面临巨大压力的财政收入雪上加霜。为此,笔者认为,技术创新无疑将成为反制经济下行压力和抵消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应该为此早作准备,注重科技创新的积累及相关技术转化到工业运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