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增长新动力正在加快形成。从需求结构看,消费平稳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前7个月民间投资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增长继续快于整体投资,高技术制造投资增速高于工业投资1.9个百分点,而高耗能行业投资则低于工业投资4.8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总额虽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降幅小于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占国际市场的份额稳中有升。从供给结构看,服务业继续保持在三大产业中的领跑格局,且增速有所加快,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服务业占比为49.5%,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0.5和2.1个百分点;工业加快调整转型,前7个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4%,比整体工业快4.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持续向好,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一、三产业加快发展有效弥补了二产增速放缓对稳定经济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要素投入看,经济增长正在更多地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前7个月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大幅增长56.7%,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企业收入和利润明显快于整体工业;同时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了5.9%,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减少。更为可喜的是,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在加快孕育成长。随着“互联网+”行动向更广领域拓展,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在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普惠金融等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三大战略”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各地加快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的对接,国家级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等的新引擎、新载体、新样本作用突出,这些都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三是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释放。政府继续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职能的“当头炮”,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去年已提前兑现本届政府减少1/3行政审批事项承诺的基础上,今年又取消和下放了90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加快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大幅精简,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已在部委层面横向联通;能由市场决定的政府定价交由市场决定,中央定价项目大幅削减约80%;这些改革举措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热情,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9.4%,平均每天新增1.11万家,注册资本增长43%。大力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由13%提高到16%,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稳步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至稀土等矿产品;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实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深化,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实行意愿结汇管理;投融资改革不断深入,以特许经营、PPP模式等市场手段吸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城镇化、农业农村等其他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同时,加快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修订后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大幅放宽了外资准入限制,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快速推进,中韩、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签约,前7个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7%,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增长20.8%。“一带一路”战略有序展开,亚投行协定正式签署,丝路基金启动运行,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推进。
四是人民生活取得新改善,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居民收入增长保持“双快”,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继续快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3%,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保障继续扩面提标,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稳中有增,各类社会保障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继续调整,人均提高10%左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受益人数超过1.4亿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320元提高到380元。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同比分别增长9.2%和13.8%。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前7个月新开工517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开工389万套,货币化安置82万套;基本建成425万套,完成投资7700亿元。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继续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2000元;今年有近8万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比上年增长41%;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推开,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社会办医设立审批和前置条件简化;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