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一体化情报信息体系建设(2)

重视一体化情报信息体系建设(2)

世界处于调整变革的十字路口,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军事战略,重塑军队的技术形态、组织形态和运行方式,力图抢占战略先机。我国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周边特别是海上方向安全面临现实和潜在的战争威胁。这对我情报信息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受诸多因素制约,我军情报信息能力与信息化战争要求还不相适应:思维认知滞后,吆喝的是信息化,行动还是机械化;“树状”的层级化指挥结构与“网状”的扁平化信息结构之间的核心矛盾尚未有效破解,基于自然语言的指挥方式与信息化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发挥还不匹配;情报信息力量小编制、小兵种、小部门的状况没有大改观,新型情报信息力量发展还没有充分摆上位置;标准体系、作战条令、制度机制还不健全;情报信息“统”“融”“流”“显”的技术相对滞后。

问题来源于与时代互动、形成于与实践互动,破解于不断思考和不断追问。未来我们面临的将是信息化局部战争,我们面临的下一场冲突可能会始于网电空间。我军新的使命任务,拓展了军事力量的战略功能,对情报信息活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问题。履行新的使命任务,整体运筹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亟需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情报信息力量体系,许多东西要突破、要破解、要探索。必须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拓宽战略视野,坚持底线思维,树立信息主导、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体系作战思想,从理论层面就情报信息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作出更具前瞻性、预见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的回答。

绝不能没有战争思维

研究和借鉴他人,不断校正前行坐标,方可抵近前沿、引领潮流、跨越发展。我们可以没有战争实践,但绝不能没有战争思维。进入21世纪,信息对抗的烈度陡增,具有前瞻眼光的军队积极推动情报信息领域革命。

美军率先发布《2020年联合构想》等文件,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全球信息栅格,将分布在多维空间的各种传感器、C4ISR系统和各种作战平台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合处理情报信息生成统一的战场态势图,实现战场态势实时感知,充分发挥各种武器平台的最大作战效能,达成力量的精确释能。这一构想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正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着。尽管美军已拥有任何潜在对手都无法匹敌的、独一无二的情报信息能力,但仍在不遗余力地加强X-37B空天战机、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手段建设。与此同时,针对战争实践不断优化情报信息工作体制机制,为作战部队和指挥机关提供更加清晰的战场实时态势。2011年美击毙本·拉登的“海神之矛”行动,貌似只是一个“特种兵+直升机”的小规模战术行动,却是美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的一系列复杂系统的整体联动。

其他军事强国纷纷开展情报信息领域的改革和理论创新,把建设一体化情报信息体系作为其军事力量优先发展的目标。2008年俄格战争中,俄战前没有掌握格军部署的精确情报,战中也没有掌握格军意图,很多人只能用移动电话与指挥站联络。战后,及时总结不足与教训,加快发展“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等通信指挥与控制系统,推进军队情报信息活动一体化进程。最近,在俄乌冲突中小试牛刀,俄始终能抢先一步、保持主动,彰显了其情报信息领域转型的成效。日本把情报信息工作提到新的层次,在积极引进美韩澳情报信息的同时,启动新《宇宙基本计划》,试图构建一个集测位、通信和情报搜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卫星系统,以实现自卫队力量运用范围的陆、海、空、天全方位跨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