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突破重围
思想突围比军事转型本身更为困难、更为艰巨,也更为重要。从战争形态的新变化、强国强军的新战略、军队使命任务的新拓展,以及军事斗争的新实践看,我们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坚持问题导向,让思想突破重围,不断在新的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寻求突破,努力构建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一体化情报信息体系。
认知领域革命的本质是文化转型。从认识论的视角看,军事理论的发展、军事技术的突破、军事组织的调整、军事管理的改革以及军事训练方式的转变,都是在军事思维主体首先进行思想观念更新、思维方式转变中实现的。只有形成信息主导的思维方式,才能确立起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战争观,实现“转身之前先转脑”。美军明确提出“转型始于文化,终于文化”。这次军事转型的实质是文化的转型,转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转型文化是变革的思想基础、有力武器和动力之源,推进文化转型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要义。没有这个认知,一体化情报信息活动的内涵和特征、思想与原则、样式与战法、机理与手段、力量与能力、指挥与行动,就不可能真正搞清。
装备技术发展需升至理论构建层面。提出一体化情报信息活动,并不表明已具备了这种装备技术水平或能力,也不是对已有实战经验的总结,而是认准了这些装备技术的发展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并通过提出这种理论来牵引装备技术的深度开发和综合集成。目前,我们对情报信息工作转型迫切要求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深层次问题,缺乏深入有力的回答,追根溯源主要还是缺乏对技术发展作用及潜力的深刻认识和超前把握,缺乏把技术发展要求上升到理论和制度构建层面的能力。必须看到,以往是装备技术发展牵引和支撑理论创新,而今天的理论创新,在某种程度上,主要不是依赖于对已有装备技术的认识和把握,而是以它为前提,用创新理论来吸引装备技术的开发、综合集成及其未来的发展。
自主的信息系统是信息活动的基点。信息领域的对抗是一种制衡对抗,相生相克,此消彼长。从技术的视角看,一体化情报信息活动要素基于网络互联、信息基于网络共享、功能基于网络融合、行动基于网络协同。没有完备的情报信息系统体系,“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而高端信息产品不能自主,核心设备和大型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依赖他人,注定是情报信息活动的致命伤。简单的“拿来主义”使我们失去的不单是能力,还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对信息系统产业的成长缺乏耐心和信心,不仅是构建自主情报信息系统的重要问题,更是推进情报工作转型的战略问题。
没有实践积累就没有正确指引。实践有着比理论更可贵的品质。从实践论的视角看,思想突破的需求来自实践,动力源于实践,以实践为目的,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是通过实践并且必然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没有作战演训实践,就没有战场情报信息的数据化、标准化、格式化、网络化、共享化、智能化,情报信息活动一体化只能是海市蜃楼。因为,只有部队指战员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信息支持,情报信息活动“谁组织”“组织谁”“组织什么”“怎么组织”才能更适应作战需要。
实力是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要着眼“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坚持非对称发展和问题导向,统筹疆内与疆外、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不断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新突破。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最新成果,为情报体系构建提供丰富资源和发展后劲;注重发挥军地智库功能,探索一体化情报信息工作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战略战术行动指导;优化编制体制机制,大力扩充专业力量,解决编制小、少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完善作战条令体系,确保指挥关系顺畅、力量编组灵活、信息跨域联合、保障精准及时。突出深海、太空和网络空间等新型信息力量建设,切实把高新技术武器装备摆上战略位置,着力解决目标看不见、看不远、辨不清和信息传输慢、融合弱、精确引导难等突出问题,同时要注重发挥新型力量对传统力量的带动作用和新型力量与传统力量的跨域联合,实现信息在全维空间自由流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