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环境治理,不只是为了“冬奥蓝”

京津冀环境治理,不只是为了“冬奥蓝”

京津冀一体化,环保当先行

摘要:我们有理由期待,更有理由相信,2022年冬奥会将成为环境改善的直接受益者。但是,改善环境并非仅为冬奥会。良好的空气质量对冬奥会很重要,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更至关重要,从1998年到2014年这17年,空气治理,北京一直在行动,效果不断彰显,越来越多的蓝天便是明证。

冬奥会已经申报成功,“冬奥蓝”还会远吗?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的举办权。令人振奋之余,一个并不古老的话题也被坊间热议,冬奥会与环境治理如何完美衔接?而在此之前,疑虑声已起,有人担心,空气质量或成为北京申奥路上的一大障碍,必须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让运动员们能够在清新的空气下比赛。    

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或是多余。正如北京冬奥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长王安顺7月31日在吉隆坡向国际奥委会做最后陈述时所明确提到,采取的一系列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能够保证赛前、赛中、赛后的空气质量标准,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相映成趣的是,四个月前王安顺已“夸下海口”:APEC蓝会永驻,奥林匹克蓝也会到来。    

我们有理由期待,更有理由相信,2022年冬奥会将成为环境改善的直接受益者。但是,改善环境并非仅为冬奥会。良好的空气质量对冬奥会很重要,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更至关重要,从1998年到2014年这17年,空气治理,北京一直在行动,效果不断彰显,越来越多的蓝天便是明证。    

站在更宏阔的视野审视京津冀一体化,便可发现京津冀一体化是互相交融的一体化,也是立体的一体化,其中就包括环境治理一体化。没有环保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环境治理当先行,必须公众最关心之事破题。于此而言,即便北京、张家口不申办冬奥会,也依然改善空气质量,京津冀三地同样把环保一体化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其实,京津冀环保一体化不缺动力,更不缺经验。众所周知,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京津冀等地就曾联合治理空气污染。早在2006年11月,国务院就批准成立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协调小组”。该小组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北京市牵头,除了京津冀,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山东省也名列之中。去年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也联合行动,确保空气质量向优。    

如果说这些只是不常见的个案坐标,那么在京津冀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中,京津冀环境治理已是顶层设计支配的制度安排。去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京津冀“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可见京津冀环境治理是国家布局,三方参与,重在合作,涉及面广——除了空气治污,还包括水资源保护等等。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同样的逻辑也适合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即环境治理为例,如果三地不协调治理,全面争优,就不可能实现环保一体化。比如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中河北常常占到六七个之多,在风力吹动下,雾霾会漂浮的,邻居家烟雾缭绕,哪怕自家关闭大门,也堵不住烟雾的侵袭;同样,如果北京治污不明显,也会影响津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怎么分得太清楚?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