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和中国选择(3)

核心提示:如果我国人口生育率继续保持现在这个水平,在并不遥远的未来,我国人口以平均每30年减少四分之一的速度下降,势必将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加速老龄化。

三、以法国为例看养老保障制度及其改革

法国是三个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一是基础养老保险,政府给的;二是补充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立法强制实施的,一般工商业雇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在16%左右,其中,雇员承担应保工资的6.55%,再加上所有工资的0.1%;雇主承担雇员应保工资总额的8.2%,再加上所有工资总额的1.6%,这是企业年金那块,企业给的钱,缴费年满40年时,可领取相当于本人工作期间工资最多25年,月平均工资50%左右的养老金,缴费年限不足,则按相应比例扣减,法定补充养老保险缴费率约为工资的10%左右,由雇主雇员分担,国家给予税前列支的优惠政策。三是商业型养老保险,政府在个人投保时提供税收减免,鼓励购买个人商业保险养老,退休后超过纳税标准部分仍需交费。而退休以后收入不多了,可能达不到个人所得税应交税水平,由此,相当于免税。

2012年,法国总养老金的资产达到人均年收入的9.5倍,这样,不收只支也是够的,积累了这么大量的资产。法国总养老金替代率为58.8%,在OECD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法国私人养老保险由自愿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自愿型个人储蓄养老金两大部分组成。由2011年到2013年法国私人养老资产总额变化趋势可以看到,私人这块迅速增长。为什么福利国家还把自己养老这块的钱留的越来越多呢?因为光靠政府,老年人生活水平会下降很多,总的替代率只有58%,意味着大部分的钱还要自己出,没有这部分钱,生活水平降到退休之前的60%左右。不愿意生活下降,怎么办呢?就靠私人养老保险,政府正好鼓励这块。从2001年和2013年的数据看,除了2005年有较大回落外,私人养老资产整体呈增长趋势,2013年私人养老资产总额达到2713.56亿美元,占法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6%。2013年美国私人养老总资产达到19.6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DP总额的121%,就是说,在美国,大家靠自己养老的积极性更大一些。2011年,各国包括捷克、冰岛、德国等国家,自愿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比例越来越大,捷克占到62%,荷兰占到28.3%,韩国占到23.4%,美国占到22%,就是自己来养老的比重越来越大。

政府为了让个人愿意买商业保险,让企业愿意去做企业年金,有一个税收优惠的上限,因为如果税收优惠特别高,或者没有上限,则意味着越有钱的人可以赚取更多的税收优惠,可以买更多的养老保险。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用的多了,别人少了,就可能是逆向分配,以穷补富,所以要有一个上限。法国在缴费阶段,居民投保8年以上的长期人寿保险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一对夫妇每年税前抵扣的上限为9200欧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在给付阶段,保险期间收到了保险金给付可以享受本金免税、收益增加部分征税的优惠,保单持有期越长,税基越低。按照第一次给付时间的不同,税基可以享受的折扣,根据法国个人所得税表,法国人购买人寿保险可以将收入税率从45%至50%降到14%。就是说到老年时候,觉得身体好,不领钱可以不可以?可以。如果不领钱,到后面去领,你的税收非常的低,一直到30%以下。就是通过市场手段、通过政府的手推动解决养老保障的问题,鼓励商业保险的发展,降低税收,使得人们有积极性给自己养老。

法国是怎么改革的呢?1993年4月,时任法国总理爱德华·巴拉迪尔开启了旨在降低私立部门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改革。首先改的第一支柱。就是延长缴费年限,通过延迟退休,使交纳年限延长,降低待遇水平。通过这项改革,来提高第一支柱。这个政策推出来,遭到强烈抵制,抵制也没有办法,因为形势逼人。每一届政府通过选票那种政治制度,上台之前,许诺减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第一支柱水平。上来以后,增长税收,降低社会保障水平,因为要降低财政赤字,都是这样干的。20世纪90年代,法国政府修订针对私营部门雇员的强制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增加了缴费额度,并降低了领取的保险金。这种改变实际上是消减了福利,降低了替代率,使得管理人员5年内保障降低了20%,非管理人员消减了17.5%的权益。2003年3月,法国政府提出建立一个针对店主和实业家的强制补充保险制度,把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强制那部分降低了,私人保险这块提高。通过这种办法,撬动个人和市场的力量。

四、养老保障发展的国际趋势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福利国家都面临失业危机。加拿大一个育有两个孩子的女性不需要工作就可以从各级政府领取65000加元的福利金,相当于一个大学毕业生刚就业时的薪水,是一个普通蓝领工人的两倍。德国一个育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公司工作的月工资是2000马克,辞掉工作,每个孩子的福利金是每月2800马克,自己的失业补助金是1340马克,这么一算失业比工作拿到的钱还要多。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失业率高。加拿大的失业率是7.7%,德国是9.6%,意大利是9.1%,都很高。在美国,快递、刷墙、理发等只要是人工干的活,都特别贵,只要想干,都有就业机会,可是因为福利好,有工作拿的钱反而更少,有工作以后失业保险等福利就没了。那么多人失业,社会没有了活力,欧洲本来人就少,再主动失业,这样的社会能好得了吗?!OECD国家福利方面开支平均占到GDP的25%,占公共开支的60%,公共开支的增加部分全部花在社会福利方面。德国社会福利保障付出的款项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而德国财政赤字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7%,接近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上限,由此又引发了财政危机。

(一)基于财政危机与社会危机下,社会保障发展的针对性举措

第一,少收税、少福利,减下来的钱留给企业做企业年金,做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做员工福利,剩下的钱到个人手里。个人交的税少了,手里有钱了,就可以自己来购买商业保险养老。就是通过少交、少支来减少损耗。税收在任何国家都有损耗,收上来一块钱,当中可能有3毛钱的成本。发达国家的制度比较严格,可能渗漏少一点,发展中国家渗漏比较多,但是,发达国家的人工成本高,所以也有税收损耗。既然如此,不如这个钱不交税了,也不通过福利往下发,而是留在企业、留在个人手里,自己保障自己,以此来减缓财政危机。

第二,避免社会危机。“纳粹”在“二战”期间臭名昭著、恶贯满盈,但是为什么还有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极右思想即“新纳粹主义”呢?因为有其存在的土壤。新纳粹首先反移民,认为移民来了以后,会吃掉本国人民积累起来的福利,而不考虑移民创造的财富可能远远多于其分享到的福利。还有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一个就业人口大约可以养活6个人。在韩国,一个就业人口大概可以养活6.1个人,在这种劳动者收入比较高的情况下,最怕的就是失业,也最怕很便宜的产品进来,他们认为便宜的产品冲击了本国产业,由此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把养懒汉的机制去掉。社会保障这块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全球的趋势。整体的方向大概是,以职业福利替代公共福利,从普及性社会福利向选择性福利发展。原来到英国旅游,如果生病了,哪怕非传染病,都会给你治,而且是免费的。现在,如果是传染病,遣返、隔离;如果是非传染病,要拿英镑,才能治病的。所以,基本福利在降低,补充福利在增加,即是:二支柱,三支柱在增加。由国际资本、世界性组织共同提倡的全面消减社会再分配比重的情况在增加,社会再分配的比重在降低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二)福利国家模式的弊端有如前车之鉴,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和改革提出了警示

第一,不能忽视效率,一味追求绝对公平。一位德国教授曾说,德国税收占到GDP的50%,福利上的支出又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50%,我们城市都是花园式的,老百姓的福利还有二次分配,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现在来看,这种模式是有问题的,因为负担不下去。尤其东西德合并以后,一个国家比较穷,一个国家比较富,当东德进来共同享受西德积累的福利时,就会引起矛盾,现在这个矛盾很突出。政府提供全面社会保障一旦成为支配和取代个人意志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官僚机构会随着国家干预和社会服务的扩大而日益庞大,企业和家庭税收负担会大幅度增加,公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势必削弱个体和家庭自我保障能力,从而最终会减损社会保障的效率。大家都希望政府全包下来,但问题在于,政府是不创造财富的,所有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政府收的越多,个人的自由越少,这是哈耶克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发达国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逐步改变。

第二,各国养老制度改革实践更多地体现个人责任。以美国为例,2011年美国退休金资产为12.3万亿美元,企业年金计划由DB转向DC。DC型养老计划中,根据个人贡献来确定退休之后所获收益;DB不根据个人贡献,而是根据资格年限等确定退休之后所获收益。401k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指美国1978年《国内税收法》新增的第401条k项条款的规定,1979年得到法律认可,1981年又追加了实施规则,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美国诸多雇主首选的社会保障计划,适用于私人盈利性公司。

根据美国著名的养老金和退休储蓄管理公司测算,2030年美国个人退休资产将会占到收入来源的36%。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成本上升和退休方式的变化,为适应岗位流动性日益加强的需要,年金由DB到DC的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商业个人年金市场越来越重要,社保的地位正在削弱,养老保障已进入了个人责任的新时代。美国本身第一支柱养老不像欧洲那么强,现在还要再削弱,加强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

来看强制性公共养老金和自愿型DC养老金各个国家的比例。我们看到,自愿型替代率还是比较高的,光靠政府是不灵的。德国健康保险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依托政府健康保障,生病了,要安排一个手术大概得等两三个月,有时甚至是长达6个月的等待期。那么,依托谁快呢?商业保险公司快,一个星期就能让你看上病,但是服务没有那么好,用的药没有那么高档,不过都是安全的,可能会便宜一点。大概18%的人已经从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险制度当中转换到商业保险当中来,如养老金资产原来是以政府为主,慢慢转成以企业和个人家庭为主、自己积累为主。

(三)养老保障在国际上渐趋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也是更体现个人责任

1994 年,世界银行在题为《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的报告中,提出了养老保险的“三支柱”模式。2005年又提出了“五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基本上大同小异。“三支柱”包括政府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五支柱包括:提供最低水平保障的非缴费型“零支柱”;与本人收入水平挂钩的缴费型第一支柱;个人自愿性储蓄养老金的强制性第二支柱;个人或雇主发起的自愿性“第三支柱”;非正式的家庭内部或代际之间的医疗卫生和住房方面的资金或非资金支持的第四支柱,志愿者等属于第四支柱范畴。

在养老保障方面,国际上渐趋形成一个基本共识,与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障相比,养老保障更体现个人责任。因为老年并非是一种事故,老年风险相对确定,可保性比较弱,而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生病,什么时候失业,什么时候有工伤。那为什么老年风险在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当中都可以保呢?因为一个人养老时间的长短不能确定,寿命长的人有更长的老年期,一般也会有更多的花费,起码保险公司支付终身生存期限要长,而寿命较短的人,花费的养老成本较低。另据统计,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寿命与城市老年人口相比普遍要低,如果城市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完全统一,就意味着农村人在补贴城里面的老年人。如果这块缴费比例比较低,全民铺一张薄被子的话,还可以接受,反正大家互相补贴、互相帮助;如果养老保障制度标准比较高,则意味着不公平性在加大。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