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应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

货币政策应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

虽然我国的GDP增速仍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但不能忽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是根据笔者测算,中国经济已步入周期性放缓阶段。二是PPI连续43个月同比下降、GDP平减指数2015年以来由正转负、扣除猪肉价格上涨因素后的CPI涨幅也处于1%左右的低位,都表明当前经济处于总需求不足的局面。三是相比于实际GDP增速的波动幅度,名义GDP增速的下滑幅度要大得多,已由2011年的18.4%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6.5%。四是如果剔除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7.4%的非常态增长,GDP增速其实仅有6%。因此,中国经济已步入总需求不足的周期性放缓阶段,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发挥更大的逆向调节作用。在财政政策已是“积极”的定位且财力有限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应承担更多的宏观调控责任。

货币政策的稳健定位限制了其逆向调节作用的发挥

虽然今年以来央行进行了五次降息与降准,但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定位下,货币政策的力度仍显不足:

降息幅度小于价格水平的降幅,导致真实利率的上升态势难以得到遏制。货币主义兴起之后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已认识到,影响投资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非名义利率,而是剔除通胀率后的真实利率。通常谈及通胀率时大家只关注CPI的变化,但对于企业生产而言,PPI也是衡量价格水平变化的关键指标。今年以来我国PPI下降幅度已高达2.6个百分点,但央行的五次降息却只降低名义利率1个百分点。因此,降息力度不及价格水平下降幅度,使得企业所感知的真实利率水平持续上升并达到了10%以上,小微企业所面临的真实利率还要高得多。

降准并未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来配合降息操作,难以推动市场利率下行。相比于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调节基准利率,中国的基准利率直接由央行决定。这就意味着央行需要同时进行降息与降准操作才等价于美联储降息政策达到的效果。今年以来的五次降准操作,央行注重了货币的量价配合,但真正流入到实体经济配合降息操作的资金却明显不足,尤其6月份与8月份的两次降准更多是为金融救市提供资金。

“稳健货币政策”的模糊定位与面具化操作导致公众预期混乱,使得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预期管理理论的最新进展指出,明确公众预期可以大幅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反之则会使货币政策效果明显下降。正因如此,预期管理在货币政策中的重要性已逐步得到认可。金融危机以来,以前瞻性指引为代表的预期管理手段在美国等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定位下,央行既进行过加息与提高准备金率,也进行过降息与降准,这就使得公众对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难以形成一致的预期,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