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全球贸易大国的地位是依靠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确立的,没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外贸增长已经连续几年进入到个位数增长,缺乏新的外贸增长点,外贸下滑压力大。破解当前外贸存在的问题愈发迫切和重要。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完善对外贸易布局,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巩固出口市场份额,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发展服务贸易。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向全球扩大市场开放。”
我们要推进贸易强国进程,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习近平强调:“要加快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外贸发展空间,积极扩大进口。”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高端制造业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为我国出口加上重重的砝码。习近平考察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时指出:“高铁动车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在‘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也是‘抢手货’,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我们要发展服务贸易,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提升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习近平强调:“要努力扩大数量、更要讲质量,大胆探索、与时俱进,积极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新议题谈判。”“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提高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我们要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向全球扩大市场开放。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应该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制定共同措施,协调经贸、海关、质检、运输等领域政策。”习近平访美期间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时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中国正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幅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时指出:“利用外资是我们的长期方针,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 习近平访英前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指出:“中国利用外商投资政策不会变,我们会健全商业法治,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
发展外贸,我国前有对手,后有追兵,努力做到“优进优出”,是中国外贸“突围”的关键。“优进优出”的战鼓已经敲响。高铁、核电已然“走出去”冲锋陷阵。告别“大进大出”年代,迎来“优进优出”时代,中国外贸将在这巨大的跨越中完成转型升级的纵深转折,展现更强大的创造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