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赵莉: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新思路(8)

进入新常态后,从国际国内的复杂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来看,我们的处境还是很艰难的。那么,面临这样的处境,我们该怎么做?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稳增长。我们把稳增长放在了第一位。就像自行车理论一样,自行车骑得快了会不安全,骑得慢了又容易摔倒,所以保持一个合理与合适的速度最重要。也就是说,保持稳增长的关键同样在于找到一个合适的速度区间,并且这个区间在选定的时候,要找到底线,也就是坚持底线思维。那么,这个底线怎么来确定?第一是保就业。每年新增就业要达到一千万个,同时根据失业率指标,失业率不能超过4.5%。第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突破12000美元,我们才真正实现了建成小康社会。很多学者研究指出,要完成这个目标,到202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底线就要保持在6.5%以上。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把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作为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内在,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

在明确了稳增长的目标和理念之后,接下来就是在措施上怎样去实现稳增长。近两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适当地做出了微调,提出的财政政策要更有力度。在西方经济学里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大政策选择,分为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我国很少用扩张和紧缩二词,在形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多数是用积极、稳健、适度紧缩、适度宽松、量化宽松、定向宽松等词语,但是在实际道理和方向上与西方是差不多的。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要有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有人认为原来我们强调的“积极”偏稳健,尤其是和欧美、日本等国家相比,我们的赤字率还是比较低的。有日本专家就建议我们增发国库券,扩大赤字率。国家统计局在2015年7月份给出的数据是,今年的人大通过的赤字规模是1.62万亿,占GDP比重的2.3%,仍然远低于3%的安全线。

关于财政政策的工具,从教科书的角度来说,有这样几个手段,包括通过征税、举债、政府支出等来调控经济。在经济萧条时,一方面是减税,另一方面是增债,再加上政府支出,双管齐下来调控经济。

那么,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又是什么呢?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大幅度下降,地方政府缺乏资金配套的能力,也没有发展的动力。一方面地方政府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又负债过多。过去,地方政府靠卖地来增加资金收入,现在这种渠道也不可行了,而向银行贷款又会面临高风险,因此,地方政府现在所面临的困难不仅是缺乏资金,同时也缺乏具体的目标和想法。

在《关于提请审议批准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议案的说明》中提到,2015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新增限额为0.6万亿元,另外还有3.2万亿的置换存量债务。也就是说,国家将过去积攒下的债务给置换了。如此一来,实际上是变相给了政府很多钱。所以今年算下来,地方债的供给总量已接近4万亿。

从支出机构上来看,投钱的去向与过去有所不同。过去主要是用在公路、铁路、机场上,现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时,在高铁、轨道交通和棚户区改造上的投入则比较多,尤其是更加注重对棚户区的改造、保障住房、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投资。这是在支出结构上相对于过去有所调整。

从减税目标来看,过去没有减税,现在则开始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减税的主要是小微企业、新兴业态、居民消费等领域,这是财政赤字的一些变化。

货币政策提出来要趋向宽松,但是由于有的时候财政政策不够积极,就容易倒逼货币政策,所以很难得以稳健。大家熟悉的货币的政策工具有四类,分别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基准利率。再贴现率是指当商业银行的钱不够用时,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因此,使用再贴现率的前提是商业银行的钱不够用。而现在,商业银行相对来说还是很有钱的,所以不需要向中央银行贷款,所以再贴现率是很少用的。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是另外三个货币政策工具,这三个工具也是各有利弊、各有特点。过去我们增发货币主要是因为外汇来了,比如,当一百万美元进入国内后,这一百万美元在国内是不能流通的,得到中国银行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按照现在6.3的比率来换,一百万美元能换成630万元人民币,而这630万元的人民币也是从印钞机里出来的。也就是说,货币的增发较多,主要是因为外汇进来了,而进来的外汇又必须兑换成人民币。由于外汇是国家计划之外的,多来自于企业的出口创汇,因此,对于每年的外汇的增加量,我们无法事先预知。当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时候,就不用储存过多的美元去进行交换,而是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进行交换。企业创汇时,也完全可以表现成人民币资产。

从2014年年底到今年,外汇进入减少,出口创汇也减少,但是对外投资却增加了。如此一来,需要增发的人民币也就相应的减少。因此,可以通过降准降息来增发货币,因为降准降息意味着要向市场投放更多的货币。过去,由于外汇进来,我们已经向市场投放了很多货币,所以就不敢再降准降息了,而现在这方面问题的压力降低以后,我们就可以降准降息,余地也就大一些了。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田甜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