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令意识是改革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保证

号令意识是改革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保证

原题:强化号令意识落实改革目标

习主席强调,要强化号令意识,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指示有效落实。具备号令意识是对军人的政治要求,是军人理想信念、作风纪律、意志品质的重要体现,是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前提条件,是改革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保证。在改革大潮中,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号令意识,作改革坚定的拥护者、参与者、推动者和落实者。

强化听党指挥、依令而行的政治自觉。听党指挥是我军立军之本,是强军目标的灵魂,在任何情况下军队都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目标为目标,以党的召唤为召唤。坚决贯彻落实国防和军队改革决策指示,是军队听党话跟党走的根本体现,是对我军忠诚于党的最实际检验,也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委领导政治坚定性的现实考验。

坚定改革必成、强军可期的信心,明白“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的道理,明白改革是问题所逼、形势所迫、机遇所使、发展所需,坚信改革的光明前景,相信改革必成,强军可期。矢志拥护改革、投身改革,把党的目标作为最高任务坚决完成,做到无条件、不打折扣地支持、拥护、投身改革。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在党的立场和利益全局思考谋划改革问题,不偏离改革方向、不游离重点目标、不搞阳奉阴违。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改革兴军的重要保证,必须自觉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不对改革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不乱传小道消息,更不能借改革之机突击提拔干部、调动兵员,特别是涉及撤并降改的单位,必须做到严格按程序办事,绝不能故意隐瞒资产、私分公物、变卖军产。

强化责无旁贷、迎难而上的使命担当。敢于担当是军队好干部的基本要求。这次国防和军队改革在深水区打攻坚战,是体系性重塑、革命性变革,更是结构性调整,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推进的难度前所未有,是对党委担当精神的一场大考,是对党员干部觉悟与境界、能力与魄力、作风与底气的一场大考。面对改革,服从比表态更重要,担当比认同更关键,只有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才能切实担负起推动改革的历史重任,实现军队的变革重塑。

要有“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革局面,党员干部必须具备“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高瞻远瞩、“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着稳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胸襟,不为风浪所动、不为喧嚣所扰,对确定的改革目标坚定不移加以推动。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面对人员调动、编制调整、资源调配等现实问题,必须敢做、敢为、敢闯、敢干,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越是任务艰巨,越要直面挑战、迎难而上,越是路途坎坷,越要坚定意志、勇往直前。要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困难再大、任务再重、矛盾再多,也要坚定必胜信心和决心,只能一鼓作气不能瞻前顾后,只能一抓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一刻也不能懈怠,一刻也不能停顿,一刻也不能放松,不落到实处不松手,不见到成效不止步。

强化壮士断腕、自我牺牲的大局观念。“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这说明打破利益束缚是何等之难!惟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伤的勇气、抓铁有痕的举措,不怕牺牲,风雨兼程,才能在腾笼换鸟、浴火重生中迎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美好改革前景。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说过:“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如果人人都想着为自身多占利益,那必然损害整体利益,将国家置于危险的境地。如果只是口头上拥护改革,心理上拒绝“从我开始”,一动自己的“奶酪”就不行,改革将寸步难行,什么事也干不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改革当前,一己得失何其渺小,裹足不前何其怯懦,失去机遇何其痛惜。我们更应该向革命先辈那样,多一点“大国民情怀”,少一点“小市民心态”,自觉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把单位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放在改革大局下来思考,放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来思考,自觉摈弃私心杂念,带头破除思想禁锢,随时准备为改革作出个人牺牲,以个人之失换整体之得,以局部之失换全局之得,以一时之失换长远之得,做改革坚定的拥护者、支持者和推动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