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令意识是改革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保证(2)

号令意识是改革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保证(2)

强化雷厉风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度。执行有“力度”,落实才有“硬度”。纵观古今中外历次改革的成功经验,从秦朝“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数次精简调整,以及美、俄等大国的军事转型,无不是大刀阔斧、强势推进。不抓紧抓实,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重大工程,只有发扬“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工作作风,把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推进到“最后一公里”,才能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取得实质性成效。

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改革任务一经明确,不仅要第一时间形成落实改革的方案、路线图,更要形成时间表。以方案为指针,以路线为途径,按时间表抓落实,不断强化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改革任务逐次展开、按时完成。要有刚性落实的工作标准,改革部署就是“作战命令”,就是“纪律要求”,不能犹豫迟疑,更不能搞变通。必须按照明确的时间节点、方法步骤、标准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从细微之处入手,不能自认为是“不起眼的小事”就疏忽懈怠,严防“沙漏效应”“破窗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要坚持攻坚克难的问题导向,及时发现显性问题,善于察觉潜在问题,围绕问题“望闻问切、解剖麻雀”,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把解决问题作为推进改革的支撑点、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填平“堰塞湖”,打通“肠梗阻”,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中,不断将改革推向深入。要有稳扎稳打的严谨作风,既要有“快马加鞭”的紧迫感,又要“蹄疾步稳”扎实推进;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又要坚持以战斗力标准来衡量检验改革成效,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着力,不搞“花架子”,不搞“假把式”,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

强化同心同向、主动作为的责任意识。改革是对利益结构和权力关系再调整、再塑造的过程,涉及体制转换、编制调整和部队转隶,牵扯面广、工作头绪多,要求我们必须主动作为,做到精神上同心、路径上同向、步调上同频,主动搞好工作“补位”,确保部队备战不松、秩序不乱、作风不散、战斗力不降,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育引导“跟上趟”,针对“改革阵痛”和“震荡效应”,教育引导官兵越是在思想容易出现浮动的特殊时期越要稳住心神,紧跟改革步伐;越是在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越要保持战斗力标准不降,紧盯打仗需要;越是在撤并降改、进退走留的考验面前,越要自觉排除干扰投身部队建设,听从党的号召。改革备战“两手抓”,一手抓强军兴军的改革事业,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改革的根本目标,解决军事斗争准备中的难题,提升我军能打仗、打胜仗能力;一手抓常备不懈的戒备状态,强化战备值班和打赢本领,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准备,保证改革任务圆满完成。整风整改“不松劲”,紧紧扭住作风建设这个有效抓手,持续深化“三严三实”教育整顿,用纪律这条“红线”从严从紧执纪治党,树牢“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给更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平台,为国防和军队改革事业凝聚正能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