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卢中原:以“创新”为主线 把脉“十三五”经济发展(10)

三、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等。

四、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城乡区域协同,以及优化空间结构。那么,该怎么优化呢?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用主体功能区引领多规整合。关于规划有很多内容,有流域规划、城镇规划、用地规划、建设规划、农用土地规划等。那么,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什么意思?就是按照当地的发展潜力,以开发的深度、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来布局、思考这个地方适合发展什么。其中包括禁止、限制、优化、重点这四类开发区。在这四类开发区中,禁止和限制开发区都是生态屏障。比如说禁止开发区,就涉及很多新的考核指标、新的制度设计。假如说一个地方是禁止开发的,那么可能主要禁止开发重化工业和小城镇。可是,如果不发展重化工业和城镇,要怎么聚集人口?怎么发展服务业?怎么获得财政收入、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就业?怎么扩大GDP?对于这样一系列的问题,统统不予考虑,也不考核,而是要淡化,甚至取消。那么,考核什么?“十三五”规划出来以后,可能会有一些约束性的指标——森林覆盖率、自然资源的资产增加等,其他的就都不考核了。不考核怎么办?毕竟还要提供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基础教育、基础养老、基础医疗、基本住房保障,怎么办?就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够,怎么办?再给专项的生态转移支付。如果还不够,就由下游受益省份横向转移支付。也就是说,谁受益,谁付费。必须要有这样一种合理的机制,否则谁来维护生态屏障?如果都在破坏,而且长期没有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那么,我们所讲的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科学发展观就都很难落实。

在绿色发展这部分内容中,首先要进行国土规划,优化空间结构。优化空间结构的主要手段就是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是将其它规划“串”起来的一根“红线”,所有的规划都要回归到主体功能区里面来。主体功能区是非常先进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但同时,也需要制度的保障。很多中西部的同志通常不太愿意接受主体功能区,因为主体功能区的禁止和限制开发的范围基本都在中西部地区。所以,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区域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等财政方面的支持。现在,我们有提出生态红线、自然资源的资产负债表制度,就是要让政府官员必须增加自然资源的资产。如果在任期间,资产减少,负债增加,那么,不管你调到哪儿,是退休了还是提拔了,都要终身追究责任。这是《建议》中关于绿色发展的第二项内容。

第三,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于一些资源密集省份、高碳资源密集省份而言,他可能没办法实现低碳,但是却可以循环。循环利用,并不是低碳,因为高碳资源本身不可能像低碳资源那样低碳发展。因此,我国中西部就搞不了低碳经济,而只能搞循环经济,这就抓住了它本地的资源特色和发展思路了。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