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卢中原:以“创新”为主线 把脉“十三五”经济发展(11)

第四,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在“十二五”规划中非常清楚地突出了环境约束,在“十三五”中估计还会被强化,而且还会增加一些指标。因此,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在这个领域,中国所做的贡献在世界上来讲也是非常大的。我国从7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跟世界平均水平就差不多。大家别忘了,我们还是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只有7800美元,而美国都已经是四五万美元了,日本也是5万美元。在这么低的发展阶段,我们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可见中国是非常努力的,这也是我们转型的结果。

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国家碳排放总量的上升。在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第二,中国第一。但是,我们的碳排放增长速度在放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根据几种方案的预测,到2030年,碳排放总量将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因此“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十三五”期间,碳排放总量得到遏制。只有遏制了,到2030年才能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

我们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划建议?因为在2014年的11月,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签订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计划到2030年左右,中国的碳排放要达到峰值,并且绝对量开始下降。这是我们在国际上的主动承诺,而且比2008年的碳密度减排承诺的标准提高了。这就是在“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中我们面临的挑战。

我们的单位GDP能耗确实下降得非常明显,但是我们的人均能耗却上升了,而且上升得非常快,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挑战。如果我们不能抑制人均能耗的上升,碳排放的绝对量怎么能减少?所以,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能源消耗总量要得到有效遏制。

国际情况怎么样?在2000年左右,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就已经达到峰值,然后开始逐步下降。对比主要发达国家在历史上的能耗最高峰,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峰值比发达国家要低很多。在国际上,我们承诺要承担国际义务,但同时,国际上又在倒逼我们国内的转型,这就是我们面临的许多困难。因此,我们就要提出我们自己的理论依据、主张、规则,包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历史负担原则、人均负担原则、负担能力原则。这些都很重要,因为如果我们不提出这些,国际上就把所有的概念原则强加到我们身上,中国就没办法奔小康了。如果中国的企业都关停并转了,老百姓连低收入陷阱都迈不过去,还谈什么中等收入陷阱。所以,我们不否定转型的紧迫性、艰巨性,但是大家要知道,中国在当前这个发展阶段,做得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但是即使这样,我们在国际上的压力还是非常大。因此,我们只能进一步主动地转型,因为主动转型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上争得我们的发展权益、话语权,有利于扩大我们的发展空间,而并不全是为了面子。当然,这个“面子”也要去争。争来干什么用呢?都是为了我们国内的老百姓能够有饭吃,能够解决温饱问题,能够实现全面小康。

根据测算,在转型较快的情况下,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碳密度排放可以比国际承诺的要改善10到15个百分点,能耗总量也可以减少13亿多吨。在这种情况下,到2030年,我们对国际的最新承诺——碳排放总量开始下降,可能会提前两三年就实现。到那个时候,中国的人均GDP大概也只有1万美元左右,而美国可能是五六万。我们讲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转型的紧迫性、艰巨性,同时,也增强我们的信心,并且找到我们中国人争取发展空间、维护发展权益的依据。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