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律己的前提途径和目标(2)

严以律己的前提途径和目标(2)

“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严以律己的途径和方式

严以律己,重点是“律”,关键在“严”。这是一种对外在诱惑、内心欲望、自我行为的克制和约束,体现在思想、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需要顽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如何严以律己?关键是要坚持慎独慎微、自重自省,经常自我加压、自我矫正,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首先是“慎独”。“慎独”,就是在独自履行职责、开展工作、从事活动,没有组织和群众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这就意味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始终如一,人前人后、台上台下、“八小时”内外一个样。为什么强调慎独?因为独自一人没人关注、没人监督,容易产生懈怠和侥幸心理,放纵自我,做出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独”除了时空上的概念,还应包含一种大权独揽的权力地位,可以自主决定、自由裁量,不用同别人商量,甚至无需别人知道,正所谓“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从组织角度,我们要从制度层面杜绝这种“一权独大”情形的出现;但从干部个人角度,也要注意慎独,大权在握时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依法依规用权。

其次是“慎微”。“慎微”,就是对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小节,时刻保持高度清醒和警觉,谨小慎微、慎之又慎。古人云:“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不虑于微,始成大患”。这些都说明慎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很多是从小事小节上被打开缺口,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滑向腐败深渊。诸多案例也表明,一个干部小事小节上不过关,大是大非上也很难过得硬。“慎微”要全面理解,一方面,它提醒我们“毋以恶小而为之”,牢记小毛病会演变成大问题,小错会酿成大祸,小节会影响大局;另一方面,它要求我们“毋以善小而不为”,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从百姓关切的民生小事做起,奉献他人、快乐自己、幸福一生。

最后是“自省”。慎独、慎微,都离不开自省。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将其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提了出来。他说:“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朱熹也曾说:“日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省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是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调控的统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行修养方法。大千世界,物欲横流,面对各种诱惑,要做到慎独、慎微,使人生航向不偏离正确轨道,就需时时自省。要联系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重点反省自己干劲怎样,作风怎样,业绩怎样,是否存在不符合党员干部身份的言行,是否做了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事情,以后该如何改正。同时,要经常用典型腐败案例或身边违纪违法案件警示自己,对私欲贪念自我克制,对不良行为自亮“红灯”,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在自省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高尚品格。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