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与“长久不变”(2)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与“长久不变”(2)

坚持“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制度不动摇

对“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制度的质疑,主要是担心会导致新增人口无法分到土地,造成农户收入差距拉大,当无地人口增加到一定量后,会酿成农村社会不稳定。湄潭县这一制度的实施从1987年至今已经有28年,期间新增人口12万多人,约占总人口的26%左右。从无地人口总量来看,确是一个不小的数量。湄潭试验的价值恰恰在于:在一个传统农区,在无地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支撑这一格局的因素是什么?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一制度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口增速放慢,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缓解。1988年—2011年,湄潭农户人口净增数出现阶段性下降。人口增长率下降,迁出人口增加,使村庄内人地压力有所缓解,为“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制度的实施与持续推进提供了基础。

其次,农户非农收入增加,对土地的依赖减低。事实表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后,新增人口无法通过土地调整重新分配得到土地,这促使他们外出打工,靠非农就业的收入弥补耕地和农业收入的不足,从而减轻了人口和劳动力对土地的压力,也降低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制度的实施成本。

再次,农地流转帮助人多地少户和无地户获得土地使用权,缓解了无地耕种的困境。调查发现,“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实施后,确实出现农户之间土地占有的不均,有无地人口农户的人均耕地规模比无无地人口农户低。不过,土地占有的差异促进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承包权租赁市场的发育,新增人口没有通过分地获得土地使用权,但他们通过租入土地耕种缓解了无地可种的情形。

最后,家庭内部调剂使无地人口与劳动力获得土地耕种权。在湄潭,无地人口大多生活在两代同堂、4人左右的家庭,与有地人口相比,其文化程度和从事非农活动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后者,而居住在本村的比例则低于后者,这表明无地人口在无地分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家庭内部代际之间进行调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