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内热外冷?先减少种种认知误区

“一带一路”内热外冷?先减少种种认知误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标志?这是2012年“中国梦”提出来后国内外的广泛疑问。丝绸之路的复兴就是主要标志。一年后,“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提出,就是路径,不只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是欧亚非文明的共同复兴,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一带一路”解决的不仅是中国的发展问题,更是帮助世界解决人类公共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两年后,存在“内热外冷”的现象——国内热,沿线内陆省份纷纷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大机遇,而沿线国家冷热不一,多半只是感兴趣,又苦于不知“一带一路”是什么,怎么做,普遍指望从中国那里拿好处。两年来的国内外调研,笔者深切认识到,要克服这种内热外冷现象,首先必须减少国内种种认知误区。

1.一带一路≠走出去

绝大多数企业将“一带一路”等同于“走出去”,把走出去的目标集中在沿线64个国家。其实,一带一路不只是产品、企业、投资走出去,服务、标准也应走出去,而且还要“走进去”——关键是产能、服务要走进去,走进“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一带一路”也非转移所谓的过剩产能,本质上是国际产能合作,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到“中国建造”(built by China)。原来我们想法子把西方发达国家技术、规则实现中国化,现在是将中国技术、规则当地化,将中国企业内化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比如华为手机将来是“欧洲生产、欧洲消费”,“中亚生产、中亚消费”……。不少沿线国家尚没有完善的法律规范,我们还要帮助当地立法或制订行业标准,更好实施法律对接、标准对接。

2.一带一路﹢≠﹢一带一路

国内有将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错误认识,变成所谓的“两带一路”,也有所谓“互联网﹢一带一路”的提法,其实“一带一路”的关键词是互联互通,已经包含互联网,是信息丝绸之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所代表的互联互通,各环节都渗透了“互联网﹢”。建设“一带一路”,一定要体现“一带一路﹢”思想——以“一带一路”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非“﹢一带一路”——顶着“一带一路”的帽子,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

3.一带一路≠中国全方位开放

“一带一路” 并非新开放战略,而是构成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新格局和周边外交战略新框架。“一带一路”翻开对外开放战略历史新篇章。从开放的内涵上来讲:“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从开放的广度上来讲:为发展中国西部地区,实施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从开放的深度上来讲,顺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一带一路”与四个自贸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一同构成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因此不能简单与中国新开放战略划等号。

4.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虽然我们为了怕引发外界猜疑,不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法,改用“一带一路倡议”,但“一带一路”还真的不只是倡议,而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战略,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带一路”还是中国提供给国际社会的国际公共产品。

5.一带一路≠对外援助

许多人将“一带一路”当做对外投资或援助,担心四处撒钱是否划算,是否引发债务危机,毕竟国内还有许多要用钱的地方:扶贫、设施改造等。其实,“一带一路”并非对外援助,其提出从国内背景说,是为了解决改革开放两大问题:解决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问题,以及全球化效应递减问题,因此也标志着中国从融入到塑造全球化,从向世界开放到世界向中国开放的态势转变。从国际背景说,是中国塑造欧亚一体化,巩固大周边依托,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最终形成欧亚大市场。同时也表明美式全球化一是“玩不动”:全球范围的全球化难在,区域性合作安排成为主流。WTO的衰落与(R/B)FTA、BIT的兴起就是明证;二是“不想玩”:TPP+TTIP=EBC(everyone but China),指责中国“搭便车”就是典型表现。当然,更直接的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西方购买“中国制造”的能力急剧下降所导致的中国产能过剩。金融危机爆发迫使中国发掘“一带一路”新市场,转移优质富裕产能。“一带一路”的市场机遇正在于人口与产出的巨大反差——63% vs. 29%:“一带一路”沿线65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63%,产出却只占世界的29%,而中国GDP超过沿线国家总和一半,是128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因此能够玩转“一带一路”。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