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转型转变实际行动担当起强军改革重任(4)

以转型转变实际行动担当起强军改革重任(4)

——国防大学与本报联合举办学习贯彻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理论座谈会发言摘登

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总装某基地政治部主任 韩晓东

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联系“两弹一星”事业发展历程,深切感到,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必须紧扣强军目标,着眼“两个进一步解放”,优化军事人力资源,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以制度优势谋求人才优势、以人才优势赢得军事胜势。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当今世界军事领域竞争更为激烈,必须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多出人才作为重要政绩,切实加强党委对干部和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围绕强军目标规划人才发展,根除制约提高打仗能力的制度因素,打破束缚军事人力资源开发的条条框框,为战斗力建设提供不竭动力。突出选人用人搞好路径设计,适应作战指挥体系和领导管理体系新要求,制定出台新体制下选人用人措施办法。坚持公平公正和机会均等,突出有效管用和简便易行,加强权力监督和责任倒查,发挥程序的过滤清理和规范运行作用。完善人力资源分类,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着力解决好现行管理中自成体系、交流不畅、资源浪费等问题,努力使军事人力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健全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各自独特功能,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坚持院校优先发展,科学确定数量结构,走开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实战化要求组织训练,真正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完善军事职业教育体系,统筹部队基础理论学习、岗位技能升级、专业资质培训等内容,注重搞好军内资源整合、军地资源融合,推进人才培养向开放式、终身式发展,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构建科学完备的政策制度体系。新形势下,必须积极适应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军官、士兵、文职人员等制度改革,深化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工资福利等制度改革,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和后勤政策制度,建立体现军事职业特点、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制度体系,以更好凝聚军心、稳定部队、鼓舞士气。应进一步畅通政策渠道,为海外留学人员投身国防、报效国家创造条件。边远艰苦地区官兵有许多实际困难,应在福利待遇、退役安置、优抚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鼓励他们安心尽职、为国戍边。

按照改革强军战略推进武警部队建设

■武警政治学院副院长 彭 博

武警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随国防和军队改革进程,坚决贯彻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坚决落实军委改革决策部署,坚决推进武警部队改革强军进程。

要把正确看待改革作为基本前提。改革强军,改的首先是理念、思想和态度。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人民军队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武警部队诞生在人民军队的摇篮里,先后历经多次体制编制和隶属关系调整变化,广大官兵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每次调整改革都顺利完成。这轮改革,是回避不了的时代大考,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主席改革强军重大战略思想上来,坚决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

要把坚持改革正确方向作为根本要求。改革强军,要害在于强化军委集中统一领导,根本在于坚持用强军目标审视、引领、推进改革。要牢牢把握听党指挥这个根本原则,把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要求贯彻改革始终,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牢牢把握能打胜仗这个聚焦点,牢固树立向改革要战斗力的思想,坚持战斗力标准,让一切提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牢牢把握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指向,加大对部队组织结构、制度安排和运行方式的调整改革,实现部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要把调整指挥管理体制作为核心内容。改革强军,核心是领导指挥体制改革,这是牵引和推动其他改革的龙头和突破口。要着眼把领导指挥体制搞得更加科学,抓住武警部队指挥管理的统一性、双重性和分级性等特点,进一步完善武警部队统一领导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双重领导体制,进一步解决各级各类部队指挥管理的具体问题,实现指挥体系的总体精简、重点加强,结构完善、功能优化。

要把优化力量结构编成作为关键所在。改革强军,关键是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优化武警部队力量结构和编成,一定要抓住部队“任务类型多样化、多样化任务常态化”这一基本特征,坚持使命任务需要什么就建什么的原则,坚持调整、优化、充实、完善,做到按任务定编制、按需求配装备、按专业抓训练,实现“一种力量多种能力、多种力量融为一体”的建设格局,努力构建充实、合成、多能、灵活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力量体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