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战火背后的石油之争 (2)

中东战火背后的石油之争 (2)

沙特等国无法独善其身

今年9月底,俄军进入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一箭数雕。不仅稳住了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加强了俄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在美国在中东地位不稳的时刻及时填补了空缺,还加强了与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的战略合作,缓解了因乌克兰问题与欧盟的冲突。而最大的战略目标——维持叙利亚的战略地位,形成与什叶派穆斯林为主导的产油国的统一战线,分裂沙特主导的欧佩克,加强对未来全球石油的主导权。在中东制造冲突,制造恐慌,提升全球的油价,促进中国等国家与俄罗斯的长期能源合作。

但12月土耳其以“常规训练”为名,将重装坦克部队跨境深入伊拉克。这一行动未得到伊拉克政府的许可,但美国政府给予默许。紧接着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凸显出俄罗斯巩固在中东地位的同时面临高风险。

再加上西方制裁、油价下跌,一连串事件的结果,使得卢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纪录低位,俄罗斯经济今年二季度同比萎缩4.6%,陷入2009年来最严重的衰退。

然而,沙特等中东产油国也势必会为低油价付出高昂代价。沙特2015财年的预算出现了386亿美元的赤字,自2011年以来首次编制了赤字预算。同时2014财年决算5年来首次出现赤字,数额高达175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油价暴跌导致的财政收入减少将令沙特2015财年的赤字达到至少1000亿美元。沙特政府目前每月发行约200亿里亚尔的、名为“开发债”的政府债,这是自2007年以来沙特首次发行政府债。

IMF在今年10月发表的有关沙特经济的报告中认为:“该国目前实施的政策难以在中长期上对重建财政发挥作用”,并警告说“如果继续实施该政策,该国的金融资产可能在5年内耗尽”。此外,在IMF的报告发表9天以后,美国大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公司将该国的长期国债由“AA-”下调一级到“A+”,国际社会对沙特财政受到油价下跌的巨大影响持严峻态度。

油价下行压力增加,前景叵测

随着伊核问题的和平解决,针对伊朗石油出口的禁令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解除,伊朗此前承诺,将每天至少多出口原油50万桶。鉴于国际原油市场已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伊朗入市后,预计石油过剩产量将达到150万至200万桶每天。在欧佩克、俄罗斯不减产的情况下,伊朗要收复能源失地势必提供大幅价格优惠,这也将进一步促进国际油价走低。据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国际能源价格将比去年低43%。布伦特原油2016年价格预期也从57美元下调至53美元。而一些银行分析师也预测,当前国际油价已接近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最低值,今后或将探底2004年时的油价水平。

在这种背景下,沙特等国仍拒绝减产,被认为也希望借此打压美国页岩油的市场份额。据统计,美国大多数页岩油企业的成本约在45美元,所以如果油价持续走低,其生存并非不面临问题。不过,不同于俄罗斯,页岩油相关行业仅占美国经济总量的1%,影响非常有限。

话虽如此,鉴于中东乱局还将持续发酵,每个涉事国家的利益各不相同,而彼此争夺和利用的又是前途叵测的石油。谁输谁赢,还要留待时间揭晓。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