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科技热点之辩

2015年科技热点之辩

原题:科学漩涡中的交锋

这一年来,本报“真相”版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以学术为立足点,对科学热点进行了跟踪报道。在此,我们选取了一年来的部分争鸣进行回顾和总结。

中西医之辩

在会集了医生、学者和民众的大争论中,医学的科学性和价值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并且直至今日依然悬而未决。

1929年3月17日,医学界人士为反对废除中医发起了“中国国医节”。近代以降,随着西方科学传入我国,中西医之争已延续百余年。

中西医之争发展到今天,在诊断、治疗的技术手段,药物的标准化和现代化生产等技术层面的问题上,双方阵营正在走向理解和融合。但在这场会集了医生、学者和普通民众的大争论中,医学的科学性和价值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并且直至今日依然悬而未决。

这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争论正是中西医之间不可通约的范式造成的。

如果把中西医之争放入时代的大背景中,这恰恰是中西文化博弈的一个缩影。时代的步伐已将我们带入现代社会,传统医学到底该何去何从?两种异质文化下生长出的医学体系究竟该怎样发展下去?这是关乎中西医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转型期的文化困惑。

在争论的本体论核心——“医学是否是科学”这一问题上,争论双方仍存争议。中医科学家普遍认为,虽然中医和西医是从不同角度认识人的,但研究对象都是人。人不仅仅是基因、蛋白、细胞、组织、器官的简单堆积,医学面对的不仅仅是人的组织结构,还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道德伦理等,所以很难单纯地用“科学”这个概念来概括人。

因此医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科学,除了物理意义上人体的存在,人还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对人体的整体调节,对人体物质部分的整体调控应该说超越了科学的范围,所以单纯把医学定位为科学是不全面的,可以说单纯的科学研究还不能解决人的全部问题。

而大多数西医科学家则坚持,医学很复杂,不能说它百分百等同于科学,但是,它研究的是各种疾病的本质、变化规律,这种结果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它必须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获取结果的,也就是说“过程”必须科学,有可控的实验和可靠的研究证据。从这一标准来看,中医不能被认为是科学。

中医拥护者们往往更看重医学价值的有效性。认为医学的价值和核心是解决人的健康问题。单纯从科学性的角度衡量这个全过程的标准是不够的,医学的根本价值应该是探讨怎样在维护人类健康和防病治病中发挥作用。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其发展的核心都应该是为了解决人类健康和防病治病的问题,不是为了科学而科学。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