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科技热点之辩(2)

2015年科技热点之辩(2)

内陆核电重启之辩

要不要在内陆上马核电项目?反对者担忧:在核泄漏一旦发生的情况下,我们能否应对水源危机、社会稳定危机?

2015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工程院对中国内陆核电站厂址进行了调研,论证在安全性上是否符合开工建设的条件,此举被认为是内陆核电放行的前奏。其中,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这三大内陆核电项目,或成为第一批启动的内陆核电站。

一直以来,核电厂址都是一种稀缺资源。尤其是沿海核电选址,经过多年的开发及当前阶段沿海核电项目的开工建设,其稀缺性愈发明显。因此,各大核电公司将核电选址的目光转向内陆。

值得一提的是,内陆核电能否启动的最大难点不在建设的“硬指标”,而是取决于公众能否接受这一“硬条件”。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起步早、发展速度快,对电力有着更为旺盛的需求,核电设施就地兴建,有利于减少电力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但是,由于核电站对于地质等外部条件的要求近乎严苛,沿海适合新建的厂址越来越少;加之内陆电力需求的增加,内陆建站似乎不可避免。

随着“十三五”的临近,加上核电高层的频繁发声,内陆核电开闸重启的脚步似乎渐行渐近。

实际上,要不要在内陆上马核电项目,不同的声音一直存在。在反对者阵营中,不乏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者。

早在2014年上半年,就有学者以《内陆核电不适合我国国情》一文旗帜鲜明地反对我国内陆核电建设,引发巨大关注。

持此观点的专家担心:在核泄漏一旦发生的最坏情况下,我们能否应对水源危机、社会稳定危机?

这一认识的潜台词是,发达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仍发生过三里岛、切尔诺贝利、福岛核泄漏这样严重的核事故,中国凭什么敢拍着胸脯保证内陆核电100%不会出现重大核泄漏事件?

支持者常引用的一组数据是,法国58台在运行的核电机组中,内陆机组占到近70%;美国更是有超过80%的核电机组建设在内陆的河湖地带;乌克兰则是19台机组全部建在内陆。因此认为在内陆建设核电站早有先例,并无不妥和额外的安全隐患。

反对者则认为,尽管美法两国60%以上的核电机组都在内陆地区,但绝不能笼统地因为“欧美都有”就推断出“中国也该有”,而应该具体比较中外内陆核电的厂址条件是否一样以及是否适合建设核电站。

公众对国内上马内陆核电站的态度,呈现出典型的“邻避效应”,即“建设可以,但请别在我家后院”。有观点认为,邻避运动其实代表了社会的进步:民众对自己的社区有归属感,愿意付出成本去维护,这其实是公民精神的萌芽。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