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习主席学国学】敬民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要: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参加师生座谈会时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大学》分“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开篇的一句话。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词就是整部《大学》的“三纲领”,非常重要。它不仅对我们理解《大学》有帮助,还给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

1442204632595

郭继承 中国政法大学马列学院副教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图说:http://www.71.cn/2015/1222/856616.shtml

人文专辑:http://special.71.cn/151222/

视频:http://www.71.cn/2015/1231/858050.shtml

朋友们,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参加师生座谈会时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经典,而《大学》则分“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最开篇的一句话,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词就是整部《大学》的“三纲领”,因此这句话非常重要。它不仅对我们理解《大学》这本书有帮助,还给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理解得深刻了,我们在阅读中国文化典籍的时候,就有了一个门路了。

先说“大学之道”。大学之道,言外之意还有小学。在中国古代教育里面,小学就是对十多岁的小朋友待人接物等进退之道做的教育,到成年之后就是大学。

大学是什么?其实就是成人之学,就是怎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这是大学,就是成人之学。大学之道,成人之学,它的道理是什么?

第一,在明明德。第一个“明”,它是使动用法,就是使什么明,让什么明起来。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就是光亮的。“德”就是德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它的意思是要让人心中本来就有的那个光亮的德行亮起来,或者说让一个人找到他心中本来就有的那个德行,这就是“在明明德”。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