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习主席学国学】敬民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

摘要: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参加师生座谈会时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大学》分“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开篇的一句话。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词就是整部《大学》的“三纲领”,非常重要。它不仅对我们理解《大学》有帮助,还给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还需要使他“明”呢?因为我们人人心中虽然有那个德行,可是在社会生活中慢慢地把它给丢掉了。就像一个人,第一次做点错事,特别难过,这就说明良知在告诉他,德行在告诉他,这件事不该做。可是他连做几次以后,不好的事做得很自然了,心中的自责也淡化了,或者没有了。占别人一点便宜,做点自私的事,反而很得意,这就坏掉了,他的德行的光亮完全被蒙蔽了。

蒙蔽之后怎么办?那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如果仔细看,很多人小时候都有正义感,很多人小时候有满腔抱负,可是走向社会以后,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面,心中曾经的那一份光亮,那一份情怀和使命,慢慢都淡下去了。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要擦亮心中的那份德行,找到自己该担负的那份使命和情怀。    

第二,“在亲民”。这个“亲民”是什么意思呢?当然,不同的思想家对“亲民”有不同的说法。朱熹曾经认为是新民,王阳明先生认为它就是亲民。我们看的话,实际上应该是亲民。因为当时的那个时代,已经有新旧的“新”这个字了,比如“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是《诗经》里的话。有“新”这个字以后就不需要通假了,“新”这个字就不需要用“亲”来代替。

为什么“明明德”之后是“亲民”呢?大家想,一个人把内心的德行和良知给找到了,这是个什么人?一个人把小我给放下了,把心中的那份自私放下了,这是个什么人?这个人就会把社会的责任当自己的责任,把别人的苦难当自己的苦难,这个时候他对别人就懂得四个字:感同身受。所以一个明明德之后的人,一个擦亮了自己的德行和良知的人,他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就能够从内心里生发出对别人的那份关爱,对社会的那份责任,他自然就做到了亲民。

所以,《大学》的“三纲”实际上是有它的逻辑的。只有“在明明德”之后,他才能亲民。否则的话,一个人心中只有自私,只有算计,为一点蝇头小利争得头破血流,谁要动了他的利益就大打出手,这种人怎么会亲民呢?甚至他的父母都很难亲近,自己的家庭他都未必负责任,你说是不是?所以明明德以后,把小我放下,把德行和良知上面的那个灰尘给去掉,这个时候小我生成了大我,对别人,对社会,更不要说对自己的家庭了,他的那份责任和情怀都不会有问题,他就会做到亲民。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最后“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说追求的那个目标是什么?至善纯美的境界。至善纯美的境界,就是一个人在德行和良知上的污点全都去掉了,把至善纯美的天性给发挥出来,那就叫止于至善。

当然,这个过程是个永恒的过程,人应该一直走在追求真、善、美的路上。从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个行者,叫什么行者?走在追求真、善、美路途上的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通过这句话,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有了一个眉目,什么眉目呢?大家看儒家,儒家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它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明德”。圣人有个“明德”,我们有个“明德”。圣人找到了这个“明德”,所以是圣人。而我们的这个“明德”蒙上了灰尘,有了很多污染,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可能还被小我所困扰,很多时候还比较自私,还很狭隘。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是圣人,但是由于我们和圣人一样,都有这个“明德”,我们就可以向圣人学习,找到自己心中的这个“明德”,这就是“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