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思考(2)

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思考(2)

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观点的特点

彰显务实风格。对于农村改革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总是通过朴实的语言、浅显的道理针对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阻力发表真知灼见,解除人们的思想束缚,推进改革不断深入。比如,对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样一个战略问题,他强调要立足于我国社会制度和农业的现实,“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把思想、观点和立场,变为现实可行的政策,用切实的政策促进农村改革深入和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务实风格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10月14日同国家计委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提出的这个观点,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警句。在一系列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政策酝酿和出台过程中,邓小平同志特别注重政策实效,尤其是把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作为突破口和出发点。在邓小平同志看来,“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在农村改革初见成效后,邓小平同志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

突出辩证思维。邓小平同志在思考和解决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闪耀出辩证思维的光辉。他既把能否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衡量农业改革政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又强调农业改革和发展的长期目标即实现农业现代化;既为包产到户保驾护航,又强调集体经济的方向性;既强调农业改革和发展“第一个飞跃”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又思考“第二个飞跃”即发展集体经济的必然性和艰巨性。

尊重群众意愿。邓小平同志向来是以农民接受不接受、农民满意不满意、农民喜欢不喜欢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在农村改革之初,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农村政策问题时说:“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这一点很重要。”30年后,农村集体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风光无限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基本退出经济活动,农户经济盛行。对此,邓小平同志在审阅十四大报告稿时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勉强,不要一股风。如果农民现在还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就不要着急。条件成熟了,农民自愿,也不要去阻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