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遗风对恩施州干部作风的影响

土司遗风对恩施州干部作风的影响

2015年2月2日,省委第一巡视组组长王树华代表巡视组向恩施州委反馈巡视情况时指出恩施州干部作风中还遗存“土司遗风、山寨意识”,以此警醒全州党员干部。藉此,恩施州纪委书记陈江龙要求恩施州委党校就“土司遗风、山寨意识”对恩施州干部作风的影响进行研究,随即,州委党校课题组将此作为校级课题进行立项并展开研究。

本课题组历时半年,广泛收集土司文化资料,通过“两严”教育中领导干部的讨论交流、与主体班学员的座谈、到各县市直部门党员干部中的座谈调研,又通过网络、书本等学习了解了土司文化相关知识,探究土司遗风对恩施干部作风的影响,形成了此报告。

一、恩施州土司文化概述

(一)土司及土司制度

土司是封建统治时期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湖广、云南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国家法律承认的土衙署。衙署官员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土司制度就是封建统治者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政治制度,也是封建时代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中央王朝通过分封当地民族首领来管理当地民众的“以夷制夷”的政治管理制度。

恩施的土司制度产生于元代,结束于清朝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历时450多年,形成了独具特色又深具影响的土司文化。恩施土司与中央王朝是隶属关系,即土司向中央政府纳贡,中央政府对土司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王朝版图,人口不入王国户籍,这样土司就成为当地生杀在握、称雄一方的土皇帝。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