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引擎

问题导向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引擎

摘要:“大人不华,君子务实”。领导干部就是解决问题的,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检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指导思想的“魂”和统领各项工作的“纲”,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

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支点,体现在十八大以来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之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这些贯穿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的重要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真理光芒,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问题导向为思想引擎,切实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正视问题的清醒性、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所谓问题导向,就是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为工作起点,以解决和回答问题为工作目标。这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具体体现。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辩证运动构成了事物发展的的根本动力。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此,马克思鲜明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它是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讲得更通俗:“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古往今来,科学史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在遭遇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思想史上的一切理论创新、实践中的一切难题突破,其逻辑起点和现实站点都是建立在问题导向基础之上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以问题导向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从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到列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列宁主义,到以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在坚持问题导向中实现发展。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口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直指当前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住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牛鼻子”,其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同样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法则的创造性运用,是坚持历史逻辑与时代逻辑、思想逻辑与现实逻辑、问题逻辑与规律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又一次新飞跃。实践一再表明: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矛盾运动永无止境,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为思想引擎,才能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解决问题,才能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张小青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