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之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3)

“五大发展理念”之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3)

一言以蔽之,一些企业走到今天,到底是缺乏对自身把握,缺乏积极补齐自身发展短板的结果。

另一方面,企业还要认识到大气候变化。企业作为集生产、贸易为主的经营,不是关起门来生产就可实现利润,而是需要跟方方面面发生关系,尤其是“大数据”、“互联网+”模式定格之后,更要革故鼎新。

首先,要看到全球变化对行业的影响。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之后,这不仅将国家经济与国家经济捆绑在一起,同时也将企业发展与全球经济、全球更多企业捆绑在一起。进而言之,这是抱团做大做强节奏,同时又意味着相互之间多了更多牵制关系,只有看到全球变化对行业的影响,才能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势头。

其次,要看到全球调整对企业的要求。前面说过,企业发展困境,时代文明、进步是重要方面之一。中国在进步,国外也在进步。还由于国外工业起步较早,国民对工业发展要求也越高,各项行业标准也相对设置较高。比如,同样是马桶,同样是中国生产,但出口到国外,标准就截然不同。国内企业经营者一定要从大批国人舍近求远跑到国外去买中国制造的马桶案例中吸取教训。回到企业经营自身上来,也只有着眼全球,用高标准、严要求作为立身之本,才能抢占更多竞争优势。

中国自身的发展,文明的快速推进,国民素质的迅猛提高,也必然导致国民对对工业发展要求水涨船高。何况,回顾中国企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明显表现在数量与规模的扩张,本身缺乏相应内涵,即便到现在,转型升级呼吁转为命令,还有企业不为所动;即便有劳动者对劳动环境诉求提高,还有企业劳动环境脏乱差;即便有劳动者权益诉求增多,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发放劳保用品、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不给劳动者法定休假照常存在。表面上,这是劳动者的不幸,实际上却是企业的悲哀。

近年来,有很多企业倒闭了,但同时应该看到,更多的企业却站了起来。特别是,西南部地区在集中性开发,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正在缩小,作为改革前沿的南方城市,就业供大于求格局正在无情地被改变,靠廉价劳动力增长利润将变成历史,而靠非法榨取劳动者劳动力,注定将会受到处罚,从而增加企业管理运营成本,从激发内部活力上也是一招蠢棋。

综合而言,还望企业转变观念,不是一味将这种时代变革当成挑战,而应该当成一个独善其身的机遇,规范发展,做多做强,利用这个机遇给企业注入更多发展内涵,参与更强势的竞争,最大化服务人类社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