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班制”改革不应是散兵游勇的“竞走”(2)

“跑班制”改革不应是散兵游勇的“竞走”(2)

在我国“跑班制”上课,与国情还有一定差异。首先“跑班制”,教师队伍难以跟上“跑班制”步伐,甚至难以“跑动”。在美国,教师工资很高,但是一个教师承担了语文、数学、社会、生理、科学、美术和体育课等;班上学生也由一个教师负责,中午还要管理全班同学在校吃午餐。从学生到学校开始一直到学生离校回家为止,基本上由这位教师一个人管理,老师都是全能,而且能“跑步上课”。而我国的教师工资并不是很高,很难调动起积极性。

其次,“跑班制”对教师来说压力巨大,负担很重,我国的教师大都是专业课,没有全能的素质,很难适应“跑班制”的快跑。再说,教师每开一门课程都必须拿到该门课程的资格证书,而资格证书要经过正规大学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才能够获得。也就是说,一个教师在班上开出几门课,就必须获得几个资格证书。否则就不具备合法条件的是违规教学。再者,跑班上课也促使教师改变角色,变成学生导师、咨询师、选课与排课主管、教育顾问、自主研究主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这对学校的师资素质、力量和教室都是个考验。

“跑班制”应谨防成为散兵游勇的“竞走”,游离教学轨道的方向跑偏,应该统一步伐。“跑班制”若干年即将实施,未免有点仓促,准备不充分,教师队伍,素质、教学质量等等都没有配套措施跟进,实行起来可能流于形式,效果不佳。“上课前看课表、找教室、找座位,下课再看课表找下个教室、找教室、找座位、下课……没有固定的位置,没有固定的同桌,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固定的隔壁班,望山跑死马,老师糊完一堂课任务了事,真是坑爹!”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跑班制”的效果。

“跑班制”上课的教育改革,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它的可行性有待实践论证,需要在一定的试验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出经验,然而再逐步推广。因此,“跑班制”上课应该经过国家科学论证后,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逐步施行不迟。

【声明:本文系本网独家采用稿件,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st71ztz@126.com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