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
社会工作具有立足基层、根植一线、贴近群众的职业特性,具有心理疏导、情绪抚慰、功能修复、社会融入的专业功能。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对于调适社会关系、修复社会功能、舒缓社会矛盾、增进社会融合,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要以专业化、职业化为核心,健全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共同发展、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政策;以开发专职岗位和培育服务载体为重点,以畅通流动渠道为保障,健全人才使用政策;以职业道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职业水平评价为基础,健全符合国情、与国际接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政策;以激发人才积极性、稳定人才队伍、充分实现人才价值为目标,健全有利于人才长期安心扎根基层、服务一线的激励保障政策。广泛开展以扶贫、助弱、帮困为核心的专业社工服务,坚持聚焦脱贫攻坚、防灾减灾、职工帮扶、婚姻家庭、精神卫生、社区矫正、残障康复等重点领域,高度关注农村留守人员、城市流动人员、残疾流浪儿童、刑满释放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积极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征地拆迁等重点事件。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资源链接、生计发展、矛盾调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方面的专业作用,助力解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衍生的社会问题,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同时,要配合制定《志愿服务条例》,全面实施公民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建立健全志愿者嘉许和回馈制度,鼓励更多的人参加志愿者行列。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深度融合,扎实开展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助学、抢险救灾、环境保护、道路指引、大型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广泛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社会向上向善。
发挥“三社联动”优势作用
在社会治理中,社区是综合平台,社会组织是载体依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相辅相成。随着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的转变,也随着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三社”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所承接的服务事项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加强联动、强化统筹、增强合力,形成并增强第三方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用。
要推进资源整合,统筹配置各级党政部门、群团组织投放到社区的资源,汇集“三社”资源,提高社会治理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用效能。推进政府向“三社”购买服务,建立社会组织承接项目、社工团队执行项目、面向社区实施项目的新机制,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保障、项目化运作为纽带的“三社联动”新途径。推进社区平台开放,推广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社合作、社企合作等多种运行方式,推行“三社”信息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民办社工机构购买社区公益岗位,推动城乡社区统筹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的专业社工岗位开发设置工作,使社区成为吸纳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大力培养和发展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积极支持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公共服务和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点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发挥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贴近群众、反应灵活、专业对路的优势,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增加社区服务供给,更好回应社区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