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国防战略功能(3)

如何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国防战略功能(3)

3长江的国防意义及其战略支点

长江国防与全国国防的联动关系

河流是先于人工陆道的交通线,因此长江也就成了中国东西联系和中国统一的最基础和最古老的纽带。从国防的视角来看,如果说长城的意义更多的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犯和外族的入侵,那么长江对我们的意义更多的是维系国家统一。

中国长江的国防压力多是由北方压力造成的,而中国长江西端(即中国大西南)的国防压力则更多由中国东北方向的压力造成。在唐宋以前,中国北方压力主要出自西北。

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北方压力的着力点多在东南,南北战事多集中在长江下游的东南地区。之后,中国北方压力逐渐由西向东推移,北方压力的着力点多在西南,南北战事也由东南沿长江向西南转移。

据统计,从先秦至明朝,陕西共发生战事1281次,战事最少的只有先秦和元明时期,分别为46次和79次,仅占战事总数的9.9%。元初,西南战事骤增。贵州、云南共发生战事177次,其中有123次发生在元明时期,占69.5%。

元之后,南北战事沿长江自东向西转移,这显然是由北方特别是东北压力所致。清初,云南平西王吴三桂率众作乱,大西南安全形势迅速恶化。民国时期,日本人又从东北一路南侵,蒋介石迁都重庆,大西南成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大后方。

新中国成立后,美苏从南北对我构成威胁,毛泽东说:“北京淹了,还有攀枝花嘛。应该把攀枝花和联系到攀枝花的交通、煤、电的建设搞起来。”接着就开始搞三线建设,重点是西南线。

长江国防的支点

长江国防是一个体系,重庆、武汉和南京是支撑这个体系的三大支点。

重庆地处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

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北部靠大巴山、东南部连武陵山。流经重庆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阿蓬江、酉水河等。

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千米,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该峡位于湖北省境内),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嘉陵江于渝中区汇入长江,乌江于涪陵区汇入长江。

在宜昌三峡大坝修建之前,中国大西南进出中原的第一个稳固通道接口就是重庆。八年抗战中,在东部沦陷的历史条件下,大西南成了中国安全的最后基地,而重庆东端的宜昌则被认为是中国绝地抗战“最后的国门”。在其他道路基本被炸断的情况下,连接这“国门”的最后通道就是长江。

鉴于连外接内的特殊地理位置,重庆在历史上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比较著名的争夺战是1258年蒙古与宋王朝间发生的“钓鱼城之战”。蒙古帝国大汗蒙哥率4万主力欲夺取四川,然后顺江东下,与诸路会师,直捣宋都临安(今杭州)。宋军在钓鱼城坚守五个月,蒙哥攻城中矢身亡,蒙军被迫撤退。蒙古南侵宋朝的军事行动由此受到重挫。

三国中的刘备是比较早地意识到重庆战略地位的政治家。在夷陵之战中的失败使刘备认识到了重庆的战略意义。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永安位于今重庆奉节。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定永安是因为他自觉无脸“复回成都见群臣”,这是不对的。

刘备将鱼复县改名为“永安”, 喻意“长安”,有迁都于此的含意。在此,刘备招诸葛亮商谈传祚之事,随后逝世于永安宫。从这一系列事件的逻辑关系看,他已认识到重庆对于蜀国东进战略的全局性意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