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干部"向勤仕(2)

摘要:他生前身兼双重重担,还是全县14个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副指挥长;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是工作常态。对于玩命般的工作,他曾说:“我是一班之长,必须冲锋在前,吃苦在先。”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始终专注做好一件件平凡甚至是琐碎的“小事”。他就是湖北省恩施市来凤县经济开发区主任、翔凤镇党委书记向勤仕。2015年12月,向勤仕荣登当“中国好人榜”。

2.群众电话从不拒接  多次私掏腰包为老人看病

向勤仕不到两岁时,母亲去世,7个兄弟姐妹,家大口阔,家徒四壁。他上学,村里的乡邻便5角、1元、5元地为他凑钱。百姓是他成长的根,是他心中的山,他敬民如父。

翔凤镇作为城关镇,迁建项目众多,拆迁补偿工作异常繁重,解决上访维稳问题是天大的事。任党委书记不久,向勤仕发现,部分办公室群众来访无人接待。“不能因为工作忙,就不接待群众,更不允许躲着群众!我们党的干部天生就是与群众打交道的。”一次会议上,一贯和颜悦色的向勤仕拍了桌子。从此,镇党委公布值班人姓名、电话,以方便来访;同时立下新规:镇里的干部不允许换电话号码。

2011年8月,因廉租房征地遗留问题,桂花村40多名群众涌进镇政府大楼,群情激愤,喊着说不解决问题“不收兵”。向勤仕组织镇村干部听取群众意见,平缓群众情绪,当场商议方案。上访事件画上句号,向勤仕却两天两夜没合眼,十分疲惫。

 向勤仕(左一)在看望困难党员的路上。图片来源:湖北文明网

一次,他在小坪村调查,见到一位老人独坐家门口。得知六旬老人叫曾松玉,没老伴,没儿女,患有严重风湿病。老人还说,家里因电线老化破损,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向勤仕眼眶湿润了……他一掏腰包,有400元钱,全给了老人。回到镇里,他要工作人员按照工作程序为老人办了低保,重装了老人家中电线,对老人的危房进行了改造。之后,他又多次私人掏钱,为老人看病。“2014年的春节,向书记还到家里为我过了一个热闹的新年。”讲起向书记,曾松玉眼泪夺眶而出。

向勤仕的电话,没有群众打了不接的,也没有接了不办事的。覃玉莲,73岁的老上访户。7年前,因拆迁补偿遗留问题,她曾到北京上访,三代6口人挤在临时搭建的50平方米的瓦房里。2013年夏,她给向勤仕打了个电话。向勤仕来到现场一看,房顶破烂,屋子热得像蒸笼。随后,他为覃玉莲一家更换了石棉瓦,安装了空调,购置了冰箱。并加紧协调相关部门,加快解决遗留问题。2014年底,补偿款得以到位,覃玉莲热泪涟涟。没多久,向勤仕便离开了人世。得知这一消息后,覃玉莲一家人个个哭成了泪人。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