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还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智慧
作为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首先,需要有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对自己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次,借助专门的智慧训练,有针对性地磨砺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以达到由熟练型教师(关注教育技能)向专家型教师(关注教育智慧)的跃升。再其次,学校应建立起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为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保驾护航。具体而言,教师应培养自己如下智慧。
以学论教的智慧。一个具有心理健康素质的教师,他的以学论教智慧主要表现为“以学生成长为目标”和“引导学生为方法”。被访教师认为:“心理健康的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会充分分析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教学会考虑以学生为本,真正教孩子去做人。”同时,“能够根据学生课堂的生成,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更关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见,心理健康的教师,更注重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设定教学目标,注重从引导学生学习的角度选择教学方法。
正向引导的智慧。被访教师认为:“心理健康的教师,能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东西,能给孩子一种健康、正能量的指导。”“心理健康的老师,碰到困难时,不会随便发牢骚,会按照积极的方式去调节自己,不让自己的负面心态去影响学生。”可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正向、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心理沟通的智慧。被访教师认为:“在学生管理方面,老师要像朋友一样,去关怀他们,去沟通交流,这样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应当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接触多了学生就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你。”“利用课下的时间与学生谈心,课下是学生最放松的时候,他们会把自己家里或班级中的事和你说。”可见,平等是有效心理沟通的特征,是师生心理沟通的基础。同时,民主、互动和倾听是师生心理沟通的有效方式。
应对问题的智慧。被访教师指出:“心理健康的教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时,会做到公平公正,不会受学生成绩好坏、家庭贫富的影响,一视同仁地处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心理健康的教师,在处理学生很多复杂的问题行为时,相对会比较冷静,不情绪化。”同时,“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心理健康的教师会就事论事,不会就事论人。”可见,心理健康的教师,在应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过程中,应公平公正、就事论事,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