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大气联防联治 创新力促产业融合(3)

生态大气联防联治 创新力促产业融合(3)

摘要: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京津冀地区时常被各种问题困扰,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趋紧,尤其大规模雾霾不时侵袭,成为“心肺之患”。

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副市长史书娥:

建立区域重大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机制

河北日报记者王敬照

“去年11月份以来,京津冀地区出现4次持续性、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雾霾持续时间普遍在4天以上,大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副市长、九三学社邢台市委主委史书娥建议,尽快建立京津冀治霾高层联防联控新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域重大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机制,共同推动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三地应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研究实施节能减排、压减燃煤、工业减排、黄标车淘汰、绿色新能源车辆推广等政策。”史书娥代表建议,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国家发改部门和环保部门加强对重污染企业的统一规划布局,严格程序审批,坚决避免新上项目的重化围城现象。同时,要制定财政激励、土地优惠等政策,鼓励现行城市人口密集区的污染企业进行搬迁或者转产;对无法搬迁的污染企业要坚决进行环保设施改造,实行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排放。

史书娥代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继续加大对河北治理雾霾工作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基础上,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鼓励河北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环保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环保与气象监测网络,对污染程度、持续时间等进行科学的计算和预测,及时调整应急响应和减排相关措施。”史书娥代表还建议,建立官方雾霾信息发布平台,及时面向群众发布雾霾预警、健康建议和国家治霾动向,扩大公众对环境状况的知情权,激发公众的环保参与热情。

责任编辑:李琨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