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刘志兵:按照“四个自觉”要求当好“三严三实”表率(4)

(二)立起标杆,坚持高标准

高标杆、高标准就是高质量的前提。古人说:“取之上而得乎中,取之中而得乎下。”我们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政党,层层立起高标杆,确立看齐意识非常重要。

在作风建设上,中央政治局带头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参加“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又对中央政治局25名成员提出“四个自觉”当好表率的要求,这为全党上下开好民主生活会、践行“三严三实”、加强作风建设,立起了高标杆、确立了高标准。

同时,我觉得立标杆的过程也是立规矩的过程。标杆高就是规矩高,标准严就是规矩严。古人说:“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正风反腐开局破题,出台“八项规定”,重拳整治“四风”,践行“三严三实”,每一次都是先制定规矩,然后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带头做起,之后层层压紧、上下互动。这就是立规矩。

破坏规矩的就要受到处罚,不管职务高低。中央立的是从我做起的规矩,对下传导的是徙木立信的威信,在全党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效应,短短三年时间,大家感觉到党风政风发生了根本转变,整个政治生态都清洁了。像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的问题、过年过节违规发放福利……这些在过去都是一些老大难、推不动的问题,虽然也有很多文件来管制,但就像大家常说的“几十个文件也管不住一张嘴”,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规矩,一级看一级。那么,这一次,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纠正。关键是中央立了规矩,带头遵循了规矩,做出了榜样,一级给一级立标杆,一级给一级订标准。在这种正风肃纪的风气下,谁也不敢搞特殊,谁也不敢顶风违纪违规“闯红灯”。这就是标杆高的威力所在。

我们的作风建设标杆之高,高在党中央、习总书记这个标杆,高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这个标杆。各级领导干部做到“四个自觉”,都要有强烈的看齐意识。怎么看齐呢?

一是要强化向党中央、习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的意识。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党,拥有接近8800万的党员,440多万个基层组织,我国发展极不平衡,要实现党提出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没有一个集中统一、强有力的中央权威,没有各级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步伐,是很难实现的。

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我们党的队伍扩大了,面临的任务艰巨了。这时候,开始强调全党的看齐意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全党要保持一致,强调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他还经常组织党的高级干部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能克服各种困难挑战,不断取得胜利,重要的一条就是全党上下有很强的看齐意识,始终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现在中央的一些决策要想在全党全国得以实现,必须有很强的标杆意识、看齐意识。不看齐,队伍就会混乱,就没有战斗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看齐了,中央有要求,各级有行动,就是一个整体,就能形成磅礴的力量。

二是经常看齐、主动看齐、全维看齐。我们讲的看齐意识是一种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体现为:经常看,发现不齐现象及时改正;主动看,把自己摆进去,而不是被动看;多方面看,既在思想上看齐,做到对党忠诚,又要在政治上看齐,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要在行动上看齐,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什么是思想上看齐呢?思想看齐,就是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这方面,要理直气壮地讲,中央讲,各级领导干部也要讲,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党性,与中央看齐、与理论看齐、与方针政策看齐。在这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注意,不能因为当了领导干部、入党时间长了,就以为自己的党性已经固化了,就以为自己的理论已经很高了。从一些领导干部走向腐化堕落的现象,我们得出一个启示:思想入党是共产党员的永恒课题,共产党员的党性并不会随着党龄增长和职位提升而自然地提高。如果放松了党性修养、党性锤炼,党性也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什么是政治上看齐呢?政治上看齐,就是坚守对党忠诚可靠的政治立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共产党员的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政治生活和日常工作生活中,时刻不能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不能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领导干部身份,把自己当作“党外人士”、“旁观者”、一般的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三道四,要对一些攻击党的政治言论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坚决地斗争,对社会上一些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言论积极批驳。这是政治上看齐的具体表现。

什么是行动上看齐呢?行动上看齐,就是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实际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是不容易做到的。任何事情,一具体就体现真实思想,一具体就见精神、见风格、见党性。一个人的思想和党性是通过言行来表现出来的。有的人在表态的时候,能铿锵有力,甚至调子很高,但一落实到行动上,立马判若两人,能够找出各种理由来应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比如,有的认为,我们是地方和基层,与中央比,标准可以低一点,工作打八折;有的以情况特殊、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为借口,对中央路线方针政策采取“拿来主义”,对我有利的就执行,甚至加码,对我不利的就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好;还有的内心里开始也想坚持高标准,但又担心提出的标准高,被周围人看作是脱离实际、不关心本地区、本单位利益,心存顾虑而放弃了高标准;还有的刚开始能够与中央看齐,慢慢地就放松了,不能做到敬终如始,陷入前紧后松的魔咒。

当前,在作风建设上,有的地方存在着“中梗阻”现象、“山高皇帝远”现象,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侵害切身利益的基层作风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地方上有的党委政府执行中央要求存在不彻底不及时的问题,都说明了保持一致的重要性。保持一致就要有正确的大局观,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自觉地把所在地方、所在部门、所分管的工作放到全党、全国大局中来考量、放在实现党的战略目标的大局中来考量,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与大局衔接起来、统一起来,而不能把所在地区、所在部门、所分管工作的利益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当然了,没有差异性就没有政策。与中央保持一致,不是照抄照搬,而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把维护中央权威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机械地照搬照抄中央文件,不顾实际情况的做法,是教条主义的做法,是惰政的表现,是不作为,实际上是人为地增加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的误解。

(三)担当笃行,真改实改

所谓行之笃,就是要担当笃行,真改实改。人民群众看一个政党,不仅看它怎么说,更看它怎么做。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能够赢得老百姓的支持,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根本的还是因为说到做到。老百姓评价中国共产党好,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说得到、做得到,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立功劳的,所以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

当前,领导干部在“三严三实”上当表率,敢于揭短、聚焦问题不容易,向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也不容易,但最不容易的还是在“最后一公里”,还是在说到做到、真改实改上。

很多思想和实际问题,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问题所在,也知道应该怎么干,但就是不见行动。关键就是缺少“行之笃”。古人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再短的距离,再小的事,你不走也到不了,你不做也达不成。《礼记·中庸》中有一句话经常被习近平同志引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之”是最根本的。学问思辨,最后都要落实到行上。我国有近70多所高校把笃行作为校训。这体现了“知行合一”的中国文化。作风上的问题,有的是因个人能力造成的,但大量的还是出在实际行动上。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解决真改实改的问题,需要解决动力问题。没有动力,他就不去做;有了动力,就会自觉去做。什么是动力问题呢?动力问题就是价值的问题。领导干部改作风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精神和利益。精神动力由崇高的理想信念产生,利益动力由科学的激励机制产生。

在精神动力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根本价值追求,因而也是根本动力。一般意义上,人的精神动力来自三个方面: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和职业信仰。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来讲,精神动力由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来提供。我们的政治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与剥削阶级的政治理论形成了鲜明对比。广大的工人、农民和有志知识分子从落后腐朽的政治现实中认识到了我们党政治信仰的先进性,从而在先进信仰的激励下为打破旧社会、建立新社会而奋斗,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在残酷的自然条件和强大的敌人的双重挑战面前能够坚持下来,最终取得胜利,主要就是靠政治信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冷战时期,东西方政治信仰尖锐对抗,不坚持政治信仰,就会被敌人打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时候政治信仰同样支撑起我们的动力大厦。苏东剧变、冷战体系瓦解、世界政治生态发生巨大变化;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内政治生态发生巨大变化。这两个巨大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产生了严峻挑战,甚至有瓦解的危险。我们说“四个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个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就是现实。

一段时间以来,有的人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直气壮,因为2020年就要实现;有人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直气壮,因为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有人谈“两个一百年”理直气壮,因为我们有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有人谈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来,就不那么理直气壮,感觉太遥远。这恰恰反映了政治信仰上的动摇。那么,信仰的大堤一旦决口,一切罪恶都会随之而来。在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等人身上,都印证了这一点。信仰大厦的倒塌直接把他们送到了人民的对立面,这些人曾经官居高位,长期以教育者自居,他们政治信仰的背叛,对一般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信仰系统的建立带来的负面冲击是巨大的。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贯彻“三严三实”,做到“四个自觉”,就必须在政治信仰上筑牢,增强精神动力。

在利益动力方面,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的利益追求,这是做到“三严三实”的重要动力。马克思说,人类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的利益有关。列宁也说过,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

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承认利益。党员领导干部和所有的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人情世故,也有平民情怀、百姓情绪。但是,党员领导干部又不仅仅是普通一员,他们担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领导责任,要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就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党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牢固确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境界。这个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相对好解决。因为那个时代,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革命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而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以争取人民的支持;不维护人民利益,不仅革命不能取得胜利,个人利益也实现不了,甚至连个人生命都保存不来。现在,利益矛盾开始显现出来了。我们说,党没有自己的利益,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党员队伍作为一个整体,集体利益、党的利益、国家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作为党员个体,是有自己的利益的。特别是在当前,在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的情况下,就有人利用党的政治资源,利用党赋予的权力地位为自己谋取不应得的利益。这个时候,“严”和“实”的作风就不容易贯彻下去。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端正利益追求;另一方面,作为党组织,也要重视利益引导,发挥政策导向、干部导向、舆论导向、纪律导向等的牵引作用,真正地让党性强、能力高、作风好的干部用起来,让作风不好的干部受到教育,让违犯了党纪政纪国法的人员受到应有的处理。这个问题做好了,领导干部就能在作风建设自觉地把自己摆上位置,在“三严三实”上当表率,自觉地把“三严三实”体现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上、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对分管方面的管理上,严格要求自己,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落实上的带头人,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修身、用权、律己的各方面。

我们回过头来看,定位准、标杆高、行之笃,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定位是反馈系统,通过反馈来发现问题;标杆是操作系统,通过树立标杆来明确方向;笃行则是动力系统,通过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利益激励为作风建设提供动力,使广大干部有担当、有责任、能守矩,自觉落实好工作责任。有了目标,有了动力,又能灵活地反馈,作风建设这艘大船就健康有力地开动起来。所以说,这九个字的要求不仅是领导干部在“三严三实”上当好表率的做法要求,也是党内一切教育实践活动和作风建设、党性锻炼的基本做法要求。领导干部只要不断地发现和找准问题,确立起高标准,向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扎扎实实地从自身做好、把队伍带好、把负责的工作做好,长期坚持下去,党风廉政建设就会不断地净化,党的政治生态、作风环境就会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