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电工"王艳波

摘要:一封迟到的感谢信,引出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名普通的农电员工,用他坚守10年的爱心,拨动闻者心弦。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白山松水之间,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吉林农电长春城郊农电分公司的王艳波。他怀揣一颗为民服务的朴素之心,义务为贫困家庭缴纳电费十余载,并自筹资金盖房子,逢年过节都去看望,被称为“辖区的供电110”。2015年9月,王艳波荣登“中国好人榜”。

农电员工坚守10余年献爱心 助不幸家庭重获新生

一封迟到的感谢信,引出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名普通的农电员工,用他坚守10年的爱心,拨动闻者心弦。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白山松水之间,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吉林农电长春城郊农电分公司的王艳波。他怀揣一颗为民服务的朴素之心,义务为贫困家庭缴纳电费十余载,并自筹资金盖房子,逢年过节都去看望,被称为“辖区的供电110”。2015年9月,王艳波荣登“中国好人榜”。 

身材适中,黝黑的面容,炯炯有神的眼睛透着坚定与睿智,说话从不加任何的修饰和夸张,这些都让40岁的王艳波看上去更加成熟和稳重。十多年前,一个贫困的家庭闯进王艳波的视野,他牵着他们无助的双手,支撑起一个摇摇欲坠的家,这一牵,就是十多年,不离不弃。

1.匿名自费为村民交电费 一念成仁一诺千金

故事还得从2003年的农网改造说起。当时,王艳波是玉潭供电所的用电管理员,所里有一个“老大难”用户叫张洪斌,电费根本收不上来。

张洪斌的家庭——家徒四壁;张妻王凤琴的呻吟——撕心裂肺;张三岁的儿子——嗷嗷待哺;张本人——形容憔悴。说起来,张洪斌比王艳波还小一岁,当时才三十岁,可是生活的磨难使他头发稀疏、花白、秃了鬓角。

王艳波(左)为张洪斌家送来米和油。图片来源:长春文明网

原来在2000年,一次意外的车祸使玉潭镇农林村7社的村民王凤琴失去了左腿和半个臀部,还留下了神经痛的后遗症。剧烈的疼痛使她不得不靠高声的喊叫来发泄,男主人张洪斌为不打扰邻居,在村外的山坡上,自建了一个简易活动板房,一家三口“窝”在这儿一住就是几年。屋里唯一的光源就是一支小小的蜡烛,高额的医药费使这个家庭举步唯艰,根本缴纳不起改造费用和电费。

望着这样一个家,王艳波心如刀绞。他先是联系供电所给张洪斌家免费立杆拉线,免了他家800余元的改造费用。可以后的电费怎么办?王艳波联系该区的抄表员:“张洪斌家以后的电费我交了!”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王艳波只说了一句话:“他家太可怜了,我能帮的就帮一把吧。”一念成仁,从此,王艳波一诺千金。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琨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