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叶中:激发“教”与“学”的双重动力

周叶中:激发“教”与“学”的双重动力

近些年来,不少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不仅教师的教学动力明显不足,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普遍缺乏,导致社会各界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担忧与日俱增。因此,大力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重动力,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何谓“教”与“学”的双重动力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所谓“教”与“学”的动力,是指对教师“教”和学生“学”具有促进作用的力量源泉。无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实践教学改革,其效果最终都取决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投入和付出。

正因为如此,武汉大学在2015年的“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和“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教’与‘学’的双重动力”。只有教师愿意好好教,学生愿意好好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才是必然。

以激发教师“教”的动力为前提

当前,高校部分教师对教学投入不够、缺乏从“教”动力主要表现在,教学热情不高,不愿意投入太多,视教学为“任务”和“负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选择,因此应付教学的情况时有发生。

衡量教师教学投入的标准主要有三:一是教师在本科教学方面所花时间多不多?二是教师对本科教学是否用心,如备课是否认真,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是否仔细等?三是教师是否关心和爱护学生?一般情况下,热爱学生的教师通常也热爱教学。教师教学投入不足的根源还是缺乏教学动力。因此,学校应从物质待遇、精神激励、发展支持等多方面,激发教师从事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武汉大学素有重视本科教学的优良传统。“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近年来,学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本科教学的有效措施。如2015年,学校公共基础课的课酬标准普遍上涨30%;对指导学生参加重要学科竞赛并获奖的教师给予破格晋升职务;成立“青年教师联谊会”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加大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培训和支持;进一步加大教学业绩奖励覆盖面,提高奖励额度;增加教学工作考核在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权重;教学型教授、副教授评聘指标和标准单列;设置珞珈特聘教授和珞珈青年学者教学型岗位等。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