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党风对执政党具有决定意义(2)

端正党风对执政党具有决定意义(2)

摘要:党风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没有好的工作作风,就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要端正党风,从哪里入手?邓小平同志提出,就是要恢复和发扬党历史上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原因在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就是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被破坏的结果。 所以,邓小平同志在“文革”结束后提出,必须尽快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首先,不恢复实事求是的作风,现代化没有希望。邓小平同志首先倡导恢复发扬的传统作风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在那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毛泽东同志刚刚逝世的背景下,如何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他晚年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对于中国的未来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我们党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做到实事求是,不承认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不能认识和反思“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就不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不能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就会犯历史上多次犯过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党和国家就不可能前进。所以,在当时的背景下,实事求是是和群众路线、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77年7月21日,他在十届三中全会上系统地谈到了毛泽东建党学说,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于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 8月8日,在教育和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尖锐批评了“四人帮”歪曲党的百家争鸣的方针,压制批评、压制讨论的恶劣做法,他再次指出:“培养好的风气,最重要的是走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邓小平同志在此时大力强调实事求是,目的就是打破“两个凡是”制造的对领袖的盲目崇拜和思想禁区,推动思想解放。1978年9月,他在视察东北的时候集中强调实事求是。他指出,不恢复毛主席树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我们要根据现在的国际国内条件,敢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搞“禁区”。“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可以说,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没有实事求是作风的恢复和发扬,改革开放和历史性转折就难以推进。

其次,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针对改革开放以后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现象,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群众路线,认为党只有善于发扬群众路线的作风,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1979年11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大会上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瞒着群众,要密切联系群众,把道理向群众讲清楚,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他回顾了1958年下放两千万职工,进行国民经济的大调整,为什么能够做到?“就是因为党和群众的关系密切,党的威信比较高,把困难摆到人民面前,对群众讲清道理。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住,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 1980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的观点,他说,要把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的错误。他告诫说:“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第三,中国共产党最好的风气就是纪律。邓小平同志倡导要恢复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还有纪律——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他在1982年的军委座谈会上说:“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没有纪律不行。我们过去革命,就是靠纪律,而且是自觉的纪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最好的风气就是这个。”因为只有统一的纪律,党才有战斗力。他说,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铁的纪律才从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邓小平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但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天下大乱,党的纪律性遭到了严重的削弱,派性和不服从非常严重。邓小平同志1975年7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说:“现在不只是组织纪律差,政治纪律也差。中央说要落实政策,他就是不干。这是什么问题?这就是政治纪律问题。要军队同志帮助地方消除派性,使群众团结起来,有些同志就是不执行这个方针。这是组织纪律问题,又是政治纪律问题。”改革开放以后,这个问题更加迫切了。改革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但没有纪律性,如何加强党的领导?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说:“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纪律。“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纪律废弛了,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这也是党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中央决定尽快恢复建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纪律和相关文件。

纪律问题不但涉及党内,还是个社会问题。改革开放带来的消极方面的影响,如党员干部违法乱纪、腐败现象、理想信念丧失等逐渐显现出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党的日程上来。人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不但需要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文明。邓小平同志1985年在科技工作会议上说:“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好的党风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

无疑,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健康发展和战胜困难的一种伟大力量。这也是邓小平同志主张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原因。邓小平同志非常怀念五六十年代的党风和社会风气。1979年11月,他在会见美国客人的时候说:你们如果是五六十年代初来,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风尚是非常好的。在艰难的时候,人们都很守纪律,照顾大局,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当中,放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当中,自觉地同国家一道来渡过困难。1959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就是这样渡过的。1989年9月,在经历了那场风波之后,邓小平同志和中央领导谈话时再次动情地说,五十年代,广大党员和人民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面貌不是很好吗?三年困难时期,党和人民不是团结奋斗,渡过了难关吗?多好的老百姓啊,我们要恢复和发扬这个传统。

邓小平同志有着丰富的领导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经验。他的这些论述和他在端正党风方面提出的一系列举措使我们认识到,对于一个掌握着政权的执政党来说,党风问题实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而绝不仅仅是表面现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任何时期都不能忽视和轻视。抓党风绝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有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举措,只有党风搞好了,党的领导改善了,才能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才能团结和带领群众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开创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才能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建立党风廉政责任制,强调党委书记对于党风廉政负有主体责任的重要意义。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