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健康北京建设——新思路和新重点

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健康北京建设——新思路和新重点

2016年“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四场报告在京举行,宣讲家网采访报告人、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雷海潮。

健康北京建设基础扎实

1.问:十二五期间健康北京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着力提升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服务效能,优化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外部支撑条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在增进人民健康、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健康北京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居民健康水平实现新跨越。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10年的80.81岁增长至2015年的81.95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2/10万下降至8.69/10万,婴儿死亡率由3.29‰下降至2015年的2.49‰。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828.5/10万下降到2015年的498.95/10万,下降了39.8%。面向城乡常住居民免费提供12大类4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11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别比国家项目内容多2项和6项。

三是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高。2015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10425家,比2010年增长9.6%;编制床位11.84万张,比2010年增长25.2%;执业(助理)医师9.6万人,增长45.5%;注册护士11.4万人,增长70.1%。医疗服务供给量快速增加,2015年,全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2.35亿人次,比2010年增长60.9%,出院病人达到340万,医疗服务效率提升。

四是医疗卫生资源结构持续优化。通过重构医疗服务体系和资源布局调整,建设完成了11个区域医疗中心,在五环附近,初步建成了33家医院,并形成了强大服务能力。非公医疗机构获得空前发展,占医院数量的比例超过63%,所有制结构得到优化。全市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均衡发展得到改善。

五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在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建立区域卫生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公立医院考核评价体系、引导社会办医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分别达到1000元和1040元,远高于人均380元的国家医改任务要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扎实推进,公益性明显加强。

六是生育政策更加完善。实施单独和全面两孩政策,简化办事流程,推进首接责任制、社区代办制度,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长效帮扶机制,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七是卫生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和运行机制得到完善,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深入开展。坚持创新驱动,实施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开展544项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推广68项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十二五”时期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4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87项。截至2015年,北京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07个,北京市级重点学科2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6个,处于全国领先行列。

八是中医药服务特色更加彰显。全市中医类别医师注册人数为2.2万人,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共计1.98万张,千人口中医师数和千人口床位数均排在全国首位。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达到21家,16个区中有11个区有了区属三级中医医院;东城成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示范区。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了267个基层中医服务综合诊区, 7个山区中医流动医院,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

九是公共投入显著加大。2014年北京卫生总费用达到1594.6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394.4亿元,比2010年增长73.9%,社会卫生支出890.6亿元,比2010年增长131.3%,个人现金卫生支出309.7亿元,比2010年增长52.7%。个人现金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19.4%,比2010年下降5.5个百分点,达到全国最好水平。

十是有利于健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9.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9平方米;空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较2012年累计降低15.8%;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以上;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由398万立方米/日提高到672万立方米/日。全市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生活稳定,就业增加,义务教育更加公平,平均受教育时间延长,文化体育设施改善。这些环境条件的改善都为增进居民健康发挥了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