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准确把握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军事理论创新的基本方法
习主席强调,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开阔视野又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既开动脑筋又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这揭示了军事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指明了军事理论创新的基本方法,明确了军事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
统筹战略全局。国内国际因素紧密互动,政治军事外交高度融合,这是军事理论创新必须把握的现实时代背景。要坚持服务政治看军事,着眼实现中国梦这个大局、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这个底线、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原则,开展政策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搞好决策咨询。坚持站在全球看中国,科学判断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走势,准确把握世界军事发展的时代脉搏,探索提出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路举措,推动我国加速迈向世界舞台中心。坚持联系历史看现实,从人类社会发展史、国际关系史和主要国家战争史中探寻规律,从中华优秀传统兵学文化中汲取智慧,从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挖掘助力强军胜战的丰厚滋养和历史启迪。坚持着眼长远看当前,瞄准科技发展前沿,紧盯世界军事革命动向,前瞻预测我军可能面临的风险挑战,科学设计对明天战争的新方略新运筹。
回应战略关切。习主席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以来,对我国面临的重大安全挑战、我军亟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军队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战略指导等方向性根本性问题,始终密切关注、亲自运筹帷幄,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对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科学研判,反映了现代军队建设的普遍规律和我军现代化转型的特殊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必须把回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重大战略关切作为重要聚焦点着力点,思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之所虑,谋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之所需,研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之所询,努力做到战略判断上有宏观分析,战略谋划上有独到见解,战略决策上有参考方案,战略行动上有风险评估。
聚焦强敌对手。军事理论研究联系实际,必须把眼光投向对手,以敌为师,以敌为鉴,以敌为靶。要紧盯动向动态。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前,日本用“手术刀解剖”的方式来了解我们。现在,一些国家频繁在我国周边活动,抵近侦察,窥视我一举一动。历史和现实警醒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切实把对手的基本国情、民族特性、战争潜力、军力状况、战略战术、装备技术等主要情况和发展走向搞清楚,真正按住对手的“脉搏”。找准强项弱点。就像毛泽东同志当初在《论持久战》中分析日本军国主义那样,全面、系统、辩证分析对手的长处短处,尤其要找准敌方作战体系的薄弱环节,抓住敌人的软肋和死穴。探究克敌之策。当前,应着重研究应对不同战略方向潜在对手的有效对策,努力形成视域广阔、主动进取的战略预置和作战指导,以我之长击敌之短,以我之能击敌之不能。
对接部队实践。加强军事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从部队中来、到部队中去。要及时破解现实难题,深入部队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听取官兵呼声,紧紧扭住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聚力攻关,开出良方,拿出对策。科学总结部队经验,充分尊重官兵的首创精神,从部队建设成功做法中探索内在规律、作出科学概括,及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自觉接受实践检验,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将理论创新成果拿到部队演训场去检验,拿到多样化军事任务一线去校正,拿到实战化战场环境中去验证,防止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努力实现军事理论创新同军事实践和未来实战的无缝衔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