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甫:寻求“硬风险”与“软风险”的治理交集

张涛甫:寻求“硬风险”与“软风险”的治理交集

中国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压力倒逼型的社会治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社会治理不是主动地满足社会诉求,而是在外力挤压之下的被动应对。很多地方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主动化解矛盾,而是尽可能把矛盾压下来,维系短期稳定,确保刚性稳定,这就造成了在社会治理方面积怨较多,欠账长期累积,形成了恶性循环,淤积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致使社会治理问题引发的“硬风险”不断累积。

另一方面,舆论治理在另一个逻辑轨道上也在不断升级。原先在社会治理层面不断积累的“硬风险”,无法在社会治理空间内达到有效解决,转移到舆论场上,以“软风险”的形式予以表达。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上访不如上网。”在线下无法解决的实体性诉求,只要转移到网上,成为舆论议题,乃至公众关注的焦点,就可能很快解决。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数量居高不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在线下无法解决的问题转移到了网上。

社会问题的网络化表达,“硬风险”转移成“软风险”,或者说,“硬风险”软风险化,这种变化趋势是中国社会治理空间受限或问题解决不畅造成的。有人甚至认为,舆论风险成了压倒性的风险。于是,在舆论风险压力高悬情况之下,有些地方就将治理工作的重心从疏浚河道和河床转移到导流河水上了。也就是说,治理重点从社会治理转移到了舆论治理上了,看看近些年日益严峻的舆论治理态势上就不难理解这一点。而这种中心的转移实际上是忽视了社会治理和舆论治理亦即“硬风险”与“软风险”之间的紧密联系,必然使得整体的治理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社会治理和舆论治理不能在两条道上平行展开,而应该结合起来,且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切口。

首先,在理论层面,要找到社会治理和舆论治理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找到两个规律的“交集”。在当下中国社会进行社会治理,不能在没有把握其规律的条件下盲目试错,须强化理论研究。学界对复杂的舆论规律的把握严重不足,对不同舆论场域的内在机理的洞察远远不够,舆论治理面对一个个理论“盲井”,严重制约了治理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在深刻理解和掌握社会治理和舆论治理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寻找到这两大规律之间的“交集”,也就是发现规律中的规律。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