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官员首先必须是一个好人
一个好官首先必须是一个好人,是一个能够遵守社会规范的普通社会成员。按照这套规范,官员与其他人彼此之间开展合作,共同维护社会的秩序。这些年来,个别领导干部缺乏起码的做人准则,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工作单位和同事面前,道貌岸然、翩翩君子,业余时间则出入高档楼堂馆所吃喝玩乐、嫖赌俱全,成为典型的“两面人”,败坏了党风政风,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还有的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摆架子、耍特权,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就人的本性来说,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综合体,人的骨子里包含着这两种基因,官员也不例外。关键是普通个体或官员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好的环境可以使二者平衡发展,坏的环境则可能使利己主义走向极致。
中国官员的道德文化和行为规范源于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生态,要挖掘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培育现实中优良的政治生态。为官不为与利益受损有关,也与人的惰性有关,与一些干部不能适应形势有关。因此,好官员必须不断加强修养,努力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必须改变固有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根据新形势进行思考和决策。
培养好人需要建设一个好社会
从政治生态看,随着反腐的深入,社会风气、官场氛围正在发生深入而激烈的变化,整个社会正在经历从“官贵民贱”到“官民平等”的心态转变。官员作为人民公仆必然被要求遵循官员的行为规范,按照社会对官员的评价标准行事。个别官员以权谋私、胡作非为、仗势欺人、鱼肉百姓等行为已不为人启齿,至少一些人已经有所收敛。过去,一些人进入公务员队伍不是为了公共利益,而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轻者为了谋取干部福利和工资待遇,重者为了达到以权谋私的目的。现在,公务员作为一个职业而不是作为升官发财和享受特殊福利待遇的途径的观念在逐步确立。为官有为成为官场的基本职业准则,使得一些过去整日无所事事的官员感受到了压力。
从社会生态看,整个社会中官民关系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人们过去对于个别官员为所欲为、欺压百姓的恶行敢怒不敢言,现在则逐步变为通过舆论举报、媒体披露予以抵制。整个社会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对于官员一味地羡慕和追逐,而是以平常心看待干部,看待社会中的各种职业选择,更加强调官民平等。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参考文献】
①[加]亨利·明茨伯格:《社会再平衡》,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年。
②[日]大前研一:《专业主义》,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