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为缉拿父亲和叔父,羁押了在医院住院的母亲。在爱国医生和护士的全力保护下,母亲才得以死里逃生。当时的情况十分危险,我记得我半夜里看到外婆流着眼泪在给我妈妈缝寿衣,因为很可能我妈妈就回不来了。在那种情况之下,科学家梦、作家梦统统都破碎了,国难当头,个人的未来无从谈起。
我们小学生都被迫用日本教科书、学日语。日本人还有督学,但只要督学不在,爱国老师就偷偷地给我们讲国定教科书,让我们用毛笔把教科书抄下来。语文老师还偷偷给我们讲《论语》,教我们学诗词,给我们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培养我们的民族意识,只要汉奸不在,他们就讲。所以当时我的心里边就只有一个梦,就是中国要强大起来,消灭鬼子兵。我感觉到只有国家强盛,才有个人的尊严和发展前途,国家强大不起来什么都谈不上。
2006年“五四”运动八十七周年到来之际,北大学子们高呼“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这种爱国情怀非常重要。现在日本首相安倍加紧在搞军国主义,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2.青少年时期的科技梦
在青少年时期,抗战胜利时,我又做起了科技梦。抗战胜利后我进到位育中学,学校的师资非常雄厚,也十分重视科学教育,所以那时候我们对科学都比较有兴趣。
为了让我学会做人,成就事业,父亲以他自己在儿童文学战线上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辛勤耕耘,对我言传身教。同时一有机会就带我去看科学的电影,像《发明大王爱迪生》《居里夫人》,那些电影非常感人。看完之后,他就问我怎么想,我记得很清楚,他说:你要像居里夫人那样对社会有贡献,你这个人才有用,你才会生活得有价值。父亲勉励我向科学家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有用的人。
我父亲一直向往进步,他曾经是地下党员。1950年因父亲对老解放区的向往,让我报考老解放区的大连大学,由于我对“电”有兴趣,就选择了工学院的电机系。
到大学的时候,正好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老师刚从英国回来,他在大连大学创办了应用物理系,在200名一年级学生中挑选了30名同学去应用物理系学习,我很幸运被选中了。作为系主任的王大珩老师亲自带我们的光学实验课。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每次去做实验,他总是早早的等在门口,每个学生都得通过他的面试才能进去。课程进行中,他巡回观察指导同学们的实验操作。实验完毕,他逐个审查数据并根据实验中的表现打分。正是老师的亲切指导培养了我们严格、严密、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的学风,为后来的实验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当时我们校长的叫吕振羽,他是有名的历史学家,少奇同志的秘书,他带着我们应用物理系一起到了长春东北人民大学。这里有闻名全国的十大教授,包括余瑞黄、朱光亚、吴式枢和霍秉权等院士,师资力量十分雄厚。我最喜欢听朱光亚老师的原子物理课。他不是简单地讲解有关原子的结构、运动规律和数学推导,而是阐述有关的历史背景,观测现象与已有理论间的矛盾,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再告诉大家当年的物理大师是怎么做的,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