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林:敦煌与丝绸之路(6)

摘要:郑炳林教授首先介绍了“敦煌”的名称来源及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结合丰富的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以“丝绸之路开启时间”“丝绸之路的名称和内容”“敦煌地区的丝绸之路基本线路”为线索展开详细论述。郑教授凿穿宗教、民俗、历史、地理、文学、语言及音韵、古代科技、中西文化交流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敦煌与丝绸之路”,把晦涩难懂的学术理论知识以幽默风趣、睿智灵活的风格,准确到位地表达出来,图文并茂、案例丰富、深入浅出,敬请观看。

三、丝绸之路名称及其内容 

由于这条道路运送的商品多为丝绸,而称作丝绸之路。因此演变出来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出口的商品多为瓷器,没有出土丝绸,所以戏称一丝不挂。就陆上丝绸之路来说,并不是最早就贩运的就是丝绸,而是玉石,就是中原王朝从西域地区进口大量的玉石,这可以从殷墟墓葬以及战国虢国墓证实,其出土的玉石来自于和阗,为典型的和田羊脂玉。就是说丝绸之路上最早贩运的商品不是丝绸而是玉石。白银之路。是根据丝绸之路贸易使用的货币主要白银,因此将这条道路称之为白银之路。还可以丝绸之路、玉石之路、绢马之路、茶之路、陶瓷之路。如果我们根据丝绸路的功用,还可以给很多名称。

我们怎么给丝绸之路定名呢?丝绸之路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都是通过这条通道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也是通过这条国际通道传播到世界各国,中西文化经过这条道路互相碰撞、交融和接纳,产生了影响世界的汉唐帝国和学术文化。通过这条道路产生印度的佛教、欧洲的景教、中亚的祆教和摩尼教进入中国,并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由于佛教寺院建造和石窟的开凿,佛教造像的兴盛,键陀罗佛教艺术流传中国,产生了规模宏大的中国佛教艺术,并促进中道教的发展和道教艺术产生。因景教艺术传入,中亚艺术风格流传中国,并影响了中古时期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这条道路,产生于印度的天竺乐和中亚的康国乐、安国乐和新疆地区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等的音乐舞蹈也传入中国,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并由外来音乐舞蹈和中国古代清乐融合而产生的西凉乐,成为中古中国乐舞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通过这条道路中亚西域的物种、医技医籍、饮食、服饰、生活习惯等都进入中国,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汉唐文化就是在对外来文化包容接纳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和道教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通过这条道路传播到中亚和东欧地区,推动了世界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古代中国通过这条道路了解世界,而世界也通过这条道路接纳中国。

丝绸之路也可以称之为艺术之路,西域地区的音乐舞蹈都是通过这条道路传入中国的,隋代的九部乐,唐代的十部乐中西凉、高昌、龟兹、疏勒、康国、安国、天竺等都来自于西域地区,也都是也是通过这条路线进入中原地区,交融汉化之通过这条道路进入中原地区。佛教艺术后形成自己的特色又回传到河西、敦煌及西域地区。石窟众多,佛教艺术各有特色,著名的有麦积山、北石窟、南石窟、大像山、水帘洞、炳灵寺、天梯山、马蹄寺、金塔寺、文殊山、榆林窟、莫高窟、西千佛洞。祆教艺术通过粟特人的墓葬石刻表现出来并保留下来,沿着丝绸之路和中原商业城市分布。特别是西凉乐就是龟兹乐与传入河西的中原古乐融合之后形成的的一种乐舞。所以将丝绸之路称之为艺术之路,一点也不为过,更能体现出来他的特色来。

这条交通线也可称之为科技之路,西域地区的科学技术如医学、医方、天文历法等都是通过这条道路传入中国,中国的科学技术也是通过这条道路传向西域地区,西域地区的植物如瓜果(回鹘瓜、大食瓜)、蔬菜(胡荽)、药材等。我们要交代的是敦煌出产瓜得名称瓜州,传说狐狸吃瓜首尾俱入瓜中,表明敦煌出产的瓜很大。回鹘瓜和大食瓜,名见于敦煌文献中,回鹘瓜,又叫瓤桃,这些地方在晚唐五代时期属于回鹘统治地区,所谓伊州回鹘、西州回鹘,大概称之为回鹘瓜就是出产于回鹘地区。大食瓜,就是出产在大食地区的瓜,这种瓜是什么瓜呢,我们认为是西瓜,西瓜原产地南非,后来传播到埃及,又从埃及传到中亚,金代陕西同州有个官员出使西域,从中亚引进并在中原地区大量传播开来,当时人对这种瓜没有统一的名称,所以按照以地命名的习惯,称之为西瓜,原意可能是西域的瓜、西方的瓜等。今天陕西大荔的瓜还是很有名的,个大皮厚瓤甜。医学技术的交流通过丝绸之路也很明显,汉唐时期虽然的中医学很发达,但很有些医术还没有西域波斯、印度先进,比如眼科中的白内障手术,就是从西域传入,唐史将其作为特殊案例记载。

这条路也被称为香药之路,敦煌使用的香药有郁金、乳头香、旃檀香。根据敦煌文书DX.02882《蒙学字书》药物部第十记载有龙眼、荔枝、槟榔、鳖甲、生姜、人参、胡椒、川穹、穿山甲、陈橘皮、安息香,表明安息香应当是敦煌民众经常使用的香药。敦煌文书P.3230《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七》记载“洗浴之法,当取香药三十二味,所谓:菖蒲、牛黄、苜蓿香、麝香、雄黄、合昏树、白及、芎、枸杞根、松脂、桂皮、香附子、沉香、栴檀、零陵香、丁子、郁金、婆律膏、笔香、竹香、细豆蔻、甘松、藿香、苇根香、吐脂、艾纳、安息香、芥子、马芹、龙花鬚、白胶、青木、皆等分。”在上列三十二种香药中,桂皮、沉香、栴檀、青木、甘松香等,都是印度特产。这些香药多从外地输入,价格昂贵。除了印度之外像安息、大秦波斯都出产香药,康国出产贝+甘香、阿萨那香等。香料出产地有龟兹的安息香,大秦的微木、二苏合、狄提、迷迷、兜纳、白附子、薰陆、郁金、芸胶、薰草木等十二种香,波斯出产薰陆、郁金、苏合、青木等香,康国出产贝+甘香、阿萨那香,曹国出产安息、青木等香,而天竺国出产诸香,包括金刚、栴檀、郁金等。唐宋敦煌乾元寺向僧尼科征的香料三种,其中郁金香有大秦、波斯、印度出产,栴檀香只出产印度,乳香可能也是天竺诸香的一种,就是说,印度是中国香料的供给地。所以也将这条道路称之为香药之路。

这条路也是一条饮食之路,我们通过敦煌文献及其考古的记载,有很多饮食都是从西域传入的,主要有胡饼、馓枝、臛、馎饦等。胡饼的特点是制作简单、口味好、便于携带、易于保存,特别是在旅途中饮食非常方便。经有的专家研究,认为这就是新疆一带居民经常食用的馕,也有人说是芝麻饼。胡饼是胡食的主要内容,是随着胡人进入中国而形成的一种饮食风气。馓枝有称之为环饼,传入中国后唐宋时期非常流行,苏轼有诗描写环饼的制作:“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腰金。”馎饦,惊人研究就是今天西北食用的揪面片。另外今天制作拉面为了使面筋道,往面中加蓬灰,这种制作方法实际上唐宋之际已经有了。《鸡肋篇》上卷记载“陕西沿边苦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粘牙不可食。如熙州斤面,则以掬灰和之,方能擀切。羊肉亦膻臊。惟原州二物皆美。面以纸囊送四边为佳遗。”熙河节度使管辖范围,就包括兰州在内。就是说兰州拉面的做法在宋代就有了。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