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历史上的教育资源是非常充实非常多彩的
中国的教育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比如,文学。文学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除了文学以外,我们的史学也是基本不间断的,几千年的文化我们都可以有相应的史学的典籍和专著。过去大家了解得比较少的,就是比如说我们现代科技落后了,但是其实我们古代的科技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这个也跟中国的科学技术教育的历史和文献是非常有关系的。
比如,中国的孔子时代,他的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有一个是跟科技比较相关的就是他的数学教育。乐里边也有科技的成分,比如说音律、节奏等等;射是指军事,军事里边也有很多科技的含量。有一个电影叫《墨攻》,《墨攻》就讲到过去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鲁班搞建筑搞得非常好,但是鲁班没原则,这个国家要打那个国家,他会帮着这个国家去制造攻城进攻的工具。墨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明家,他不同意鲁班的这种做法,所以他就利用他的技术去做守城的工具,借此来反对战争,提倡和平。《墨攻》这个电影就反映了这样一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的理念,科学发展其实是双刃剑,可能支持战争,可能支持破坏环境,但是它又可能去制止战争,它又可能去保护环境。所以在中国在历史上注重科学技术和注重相应的道德,这是中国非常好的一个传统。
比如,医有医德,各行各业都有各行各业的规矩,中国360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规矩,都有自己内部的章程,甚至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这是中国一个很好的传统。我们现在说职业教育发展不起来,我们的经济发展技术含量少跟历史有关,其实这都是不对的。在传统历史上,科学技术就包括职业类教育我们有很好的传统。包括在科举时代,我查过唐代的很多资料,即便是在科举时代,除了考科举的那条途径以外,搞建筑的通过自己的水平可以坐到一品,一品就相当于现在的部长这个水平。
唐代有一个大画家叫阎立本,他的哥哥叫阎立德就是搞建筑的专家,官位坐得很高。而且当时很多工匠都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品内的官员,什么叫品内呢?就是九品之内的官员。比如说有的是做马鞍的,有的是做油漆的,有的是做建筑的,他都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官位,当时不光是考四书五经,这些方面也有考试。包括中国的医学这么发达,过去起码在唐朝每一个县都设有医学,当然他这个医学可能不像现在的学校那么正规。在官方机构当中除了行政的这些,凡是服务类的这些机构里边都有人才培养的一些项目。所以我们看一看教育史,这些方面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