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态势、影响及中国应对(4)

南海仲裁案:态势、影响及中国应对(4)

【中国的战略选择】

警惕话语陷阱,增强中国话语转换与话语设置能力

□赵 磊(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中美两国在南海的矛盾,表面上是主权与游戏规则的冲突,即中国捍卫的是主权、美国维护是游戏规则;但深层次的矛盾是两种游戏规则的博弈。

美国的游戏规则可以概括为:盟友体系、多边主义、制度主义、海洋秩序(以不挑战美国霸权为前提),其安全结构具有鲜明的排他性,即始终存在一个充满敌意的对立方;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常被美国等西方国家描述为“以单边行动挑战国际法”。有趣的是,美国常被批评为“单边主义”的代名词,今天却把这个称呼抛给了中国。按照这个逻辑,“霸权主义”的标签也会很快硬推到中国身上,因为美国非常清楚这两个词汇的杀伤力。在国际关系中,话语的杀伤力可能比军事的杀伤力更强大、更持久。

中国的游戏规则可以概括为:以伙伴关系体系(强调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对冲美国的全球盟友体系(强调集体安全、民主价值),以“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思路(消除边缘地带)对冲民族国家范式以及以“中心—边缘”(中心国家侵蚀边缘国家、边缘国家服务中心国家)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范式,在南海问题上主张以当事国双边谈判解决。但是,目前中国对游戏规则(秩序)的解构能力显然强于建构能力,表现为倡议多于规则,如中国对自身主权的捍卫主要依据历史性权利,而这一点迄今并未被《联合国海洋法》所接受。

对未来的预期是,规则是美国的强项,却是中国的弱项,因此美国会猛攻中国软肋。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卡特讲得最多的词汇就是规则,并设置了诸多话语陷阱,如声称中国在南海的行动已和朝核问题一起构成亚太地区最突出的“安全威胁”;中国的岛礁建设、军事化、妨碍航行自由等行为,是典型的“不依照”国际法行事;中国南海行动代表了“不讲规则”的亚太地区未来的“黑暗”一面。同时,在其他场合,相关的话语陷阱还有:中国争南海,却丢了整个东南亚;中国争南海,却伤害了中美关系大局,等等。就其目的而言,一方面,美国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中国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努力将南海问题国际化,由此不论是中国还是菲律宾等相关声索国都对美国有需求,美国的自由度达到最大化。因此,要警惕话语陷阱,切实增强中国在南海等议题上的话语转换与话语设置能力。

南海问题与亚太地区结构转型

□韩爱勇(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亚太地区存在着两种地区结构:美国主导的地缘政治结构和中国主导的地缘经济结构。这种概括基本上沿袭了路权思维和以海制陆的分析框架,海洋或者海洋议题还没有成为分析亚太地区结构的单独视角。随着南海问题的凸显,地缘海洋结构开始成为亚太地区结构的第三种类型,关键的两个国家依然是中国和美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构呢?客观上,一个海洋大国成为海洋强国,必须具备塑造地区海洋环境的能力。即塑造地区优势力量格局,制定地区海洋规则,然后重塑一个稳定的、可以预期的地区海洋秩序。中国海上军事力量建设和南海岛礁建设意味地缘海洋结构的新的力量格局初步奠定起来。主观上,美国的战略家们长久以来秉持这样一个观点:霸权更迭与大国海上力量的兴衰密切相关。当中国海上力量发展改变了地区海洋力量结构,进而制定海洋规则时,美国站出来说,它要南海航行自由,要为南海行为制定规则。这就意味着,中国奠定了地区海洋力量格局的优势地位,但是美国的规则还在,依然无法重塑地区海洋秩序,但地区海洋力量结构毕竟已经浮现。

因为南海问题而出现的地缘海洋结构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出现了更为严峻局面,原因在于虽然南海问题不是中美关系的全部,但中美看待南海问题的视角不同,中国认为南海问题事关中国领土主权,而美国则将南海问题与其霸权维护紧密联系起来,南海问题体现的是中国主权诉求和美国霸权追求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和对立性的。同时,地缘海洋结构的形成对于地缘经济结构,尤其是地缘政治结构也起着反向强化的作用,比如美国在亚太地区双边军事同盟的多边化和网状化,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投入的集聚增加,体现的正是应对中国海上力量的崛起。

目前,随着中国实力上升,中国在南海的力量劣势亦有所扭转,但南海地区的安全局势更趋复杂。我们还不具备制定地区海洋规则的能力。因此,有限度的军事力量建设与更为积极的海洋经济发展或者蓝色经济建设,应该成为我们的战略选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