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根本。高校聚集了全国80%以上的社科力量,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面军。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从人抓起,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哲学社会科学队伍。
积极参与实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要统筹实施好各类人才计划,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入选比例,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依托重大研究项目、重点研究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培养造就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大力弘扬优良学风。要努力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建立健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学风建设要求体现到教学评估、学位授予、教师考核、职务评聘等各方面。充分发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委员会作用,完善学风建设督导机制,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典型,鼓励和引导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进一步改进评价和激励机制。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和思想引领为导向的激励政策,优化政策与经费相互促进的支持机制。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使用力度,让德才兼备的人才在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